没有此人,戚家军能否建立都是未知数,那么他是谁呢?

  说到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人们会想到谁呢?戚继光?俞大猷?其实,这两位都是明朝中后期抗击倭寇的英雄。戚继光组建明朝特种部队戚家军,独创鸳鸯阵、狼筅、虎蹲炮等秘密武器令倭寇闻风丧胆。俞大猷功劳虽然没有戚继光的大,但他的少林棍法依然让倭寇尝尽不少苦头,是大明朝少有的悍将。这两个人能在抗倭前线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还得要感谢一个人,可以说,没有这个人,他们两个抗击倭寇不可能如此顺利,没有此人,戚继光能否统领军队,戚家军能否建立都是未知数,那么他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明朝抗倭第一人---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都是锦衣卫出身。尽管如此,但锦衣卫对胡宗宪来说并不感冒,他心中所想的就是如何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他很早就考中了进士,之后从底层开始做起凭借政绩一路升迁,政绩显著,最后获得皇帝的认可。要知道,想在嘉靖朝的官场里混,没有靠山是不行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胡宗宪不得不给自己找一个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嘉靖朝的内阁首辅严嵩。

1517204961956754.jpg

  严嵩在当时可谓是权倾一时,谁都不敢惹,胡宗宪之所以和他勾结在一起纯粹是各取所需。胡宗宪要实现 理想,严嵩又需要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撑门面。他们两人这样与其说是勾结倒不如说是合作。不久,东南沿海爆发倭寇之乱,明军在倭寇面前丝毫没有战斗力,很快东南即将沦于倭寇之手,嘉靖皇帝震怒,严嵩趁机举荐胡宗宪出镇东南,胡宗宪欣然应征,发誓“我这次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

  胡宗宪到任后,着手开始整顿东南海防,针对辖区内明朝官兵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的积弊,以严明赏罚为手段,大力进行整顿。通过胡宗宪的努力,明朝官兵的军容、军纪有了改观,士气也逐渐有所恢复。除此之外,胡宗宪还善于发现军事人才,著名的俞大猷、戚继光就是被他发现并任用的。俞大猷出道早,为人太过正直,显得与明朝官场格格不入,因此备受冷落。戚继光在出道前就是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官不大,权利也不大。这两个人通过胡宗宪的长期观察和考验最终被胡宗宪破格提拔并重用,对于这两个人,可以说是要什么胡宗宪就给什么,没有只要对抗倭有帮助,自己砸锅卖铁也要满足他们。

1517204978441236.jpg

  尽管有胡宗宪这面大旗照着,但戚继光、俞大猷领兵在外,抗倭又节节胜利,兵权在手自然免不了受到猜忌和弹劾。要知道,明朝官员的嘴比刀子还锋利,随便编上几句瞎话就够前线将士喝几壶的。而这些不管是明枪还是暗箭都被胡宗宪一一拦下,主要是为了保证前线抗倭战争的胜利。倭寇平息了,戚继光、俞大猷升官了,可胡宗宪却出事了。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严嵩倒台,胡宗宪的靠山终于倒了。朝廷内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倒严行动,胡宗宪因此被弹劾贬官,嘉靖皇帝下令将胡宗宪押解进京。到了北京之后,嘉靖帝念其抗倭有功,赦免了胡宗宪,直接将他赶回了老家。可胡宗宪的政敌们却紧咬住胡宗宪不放,终于就在胡宗宪回乡快两年的时候,在对罗龙文抄家时,御史意外发现了胡宗宪被弹劾时写给罗龙文贿求严世蕃作为内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自拟圣旨一道。假拟圣旨,这次就是老天爷也救不了胡宗宪了。嘉靖帝知道后大怒,对胡宗宪降旨问罪。胡宗宪直到自己此去京城,死期将至,便在监狱里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后,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

  一代英雄就这样草草收场,可悲呀!胡宗宪固然犯有很大的错误,总体说来,功大于过,罪不至死。如果胡宗宪在当时的朝廷办差不随波逐流,又怎么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如果没有胡宗宪在前线发现并支持戚继光、俞大猷全力抗倭,明朝又怎么会把倭寇赶走呢?可以这样说,没有胡宗宪,倭寇之乱不堪设想,更别提戚继光、俞大猷了。胡宗宪堪称英雄!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没有此人,戚家军能否建立都是未知数,那么他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