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8 篇文章

标签:李渊 第19页

李渊攻取长安经过:李渊是如何入主国都大兴?-历史故事

李渊攻取长安经过:李渊是如何入主国都大兴?

  隋末诸侯纷争,战乱连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自太原出兵。八月,在霍邑之战大捷后,乘隋军主力在洛阳附近与瓦岗军大战之机,即沿汾水(今汾河)挺进,连下临汾、绛郡(治今山西临汾南、新绛),进至龙门(今河津东南)。隋左武侯大将军屈...

历史解密 阅读(57)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踏出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步-历史故事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踏出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步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

历史解密 阅读(58)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背景:为何李渊会选择反隋?-历史故事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背景:为何李渊会选择反隋?

  隋末危机   隋炀帝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

历史解密 阅读(58)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的影响:该如何评价李渊攻取长安-历史故事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的影响:该如何评价李渊攻取长安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   经过激烈战斗,617年十一月初九,李建成部将雷永吉等先登入城,诸军相继到达,攻克了长安...

历史解密 阅读(53)
他们是少数民族打着“汉旗”建立国家 有的追悔莫及-历史故事

他们是少数民族打着“汉旗”建立国家 有的追悔莫及

南北朝时,刘渊建立“汉“,后又改“赵”,史称“赵汉”;五代时,刘知远建立“汉”,史称“后汉”;刘建立“汉”,史称“南汉”……且他们的庙号都是“高祖”。 可是,他们的功绩和刘邦比起来,又怎么样呢? 汉赵高祖:刘渊 刘渊是匈奴人,匈奴首领冒顿单...

历史解密 阅读(55)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历史故事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

当关中及周边乱得一团糟时,杨广却带着一家老小到南方旅游去了。 这下可把那些造反派乐坏了,都想趁皇帝不在捞一把。如农民联盟首领魏刀儿、王须拔、甄翟儿带领一帮农民兄弟,拿上农具,从河北易县出发,一路见官兵就打,见城池就抢,竟然一路打到西河郡,还...

历史解密 阅读(56)
少年杨侑就被舅姥爷拥立做皇帝但终究是个傀儡-历史故事

少年杨侑就被舅姥爷拥立做皇帝但终究是个傀儡

  李渊大军抵达长安春明门的西北时,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安营扎寨。   此时的长安,已经是李渊的囊中之物了。西面,刘弘基、殷开山攻占扶风县,之后率六万大军渡渭水,抵达长安城外故城。南面,李三娘在攻下盩厔、武功和始平三县后,与二哥李世民会...

历史解密 阅读(65)
李渊把守老巢的任务交给李元吉  他却弃城而逃?-历史故事

李渊把守老巢的任务交给李元吉 他却弃城而逃?

李世民手下有二十五员大将,首将竟是李元吉,可见老四还是有些本事的。正因如此,李渊才会在起兵之后,任命他为晋阳留守,将看守老巢的任务交给他。 李元吉 这个老四有两大爱好:一是打仗,将手下分成两帮真刀真枪地玩打仗的游戏,他却坐在一旁看热闹;二是...

历史解密 阅读(63)
李孝常这三个人来降李渊  所以屈突通不输也难-历史故事

李孝常这三个人来降李渊 所以屈突通不输也难

李渊大军包围河东后,屈突通已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仍凭李渊如何挑衅,就是不出战。 河东久攻不下,李渊心里十着急,想亲自带兵直取长安,却被裴寂拦下,说:“长安一直就靠屈突通的支援,如果屈突通败,长安必破。如果现在绕过屈突通去攻长安,万一攻不下,...

历史解密 阅读(56)
李渊向长安进军时是如何收服关中首匪孙华的?-历史故事

李渊向长安进军时是如何收服关中首匪孙华的?

接近河东时,李渊感觉到担子更重了,所有人都知道了驻守河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屈突通。 怎么办呢? 干脆开会讨论,大家一起拿主意吧。 首先发言的是汾阳的薛大鼎,说:“我们没必要去河东啊,大军可以从龙门到济河,然后攻破永丰仓,再四处散布消息发布檄文...

历史解密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