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血洗湖南?存活者仅有一丘人

  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民间传说也很多,至于其真实性无从可考,但这些传说却被很多人相信和继续口口相传。在湖南浏阳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朱元璋血洗湖南”。元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当时长沙为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所控制。明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

  “血洗长沙”虽不可信,但元末明初连年战祸和兵燹,战后的长沙确实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长沙城明初尚存多少人户虽无明确记载,但长沙府属有的县却有记录,如“湘潭土著仅存数户”,“醴陵古老相传土著亦仅存十八户,余皆无复存在,洪武初招集流亡,皆来自他省,而豫章(江西)人尤多”。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并允许“插标占地”,形成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局面。

  一天,朱元璋亲率大军,追杀仓惶逃难的老百姓。忽见在他马前不远处,有一个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拖着一个孩子,艰难地行走。那牵着的不过四五岁,一步一跛,嚎啕大哭;那背着的却有十来岁。朱元璋看在眼里,恼在心头,便策马跑到妇人跟前,斥道:“汝妇人,好生无理,为甚背大拖小?!”那妇人见问,抹掉眼泪答道:“大人有所不知,大孩乃妾小叔,他父母,为乱军所杀,唯一的亲人就是贱人,我必须格外关照他;小的却是贱人骨肉……拖小背大,实出无奈!”说罢,泪如雨下。朱元璋听罢,大为感动,便抽出一面杏黄旗,叫妇人插在路旁田里。又传令三军:所插杏黄旗田里,不许军马进入,违者斩首。从此,上下军马,不敢入田。没多久,这丘田便挤满了人。那丘田叫鹅公大丘,朱洪武血洗湖南,就留下这一丘人。

  元明之际,湖南被兵最烈,人口顿减(民间传说朱元璋为剿陈友谅曾“血洗”湖南,将湖南人赶入一丘大田里,就留了这一丘田的人,其余的全杀了),使得本来人口少的湖南一片荒芜。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鼓励开垦等,并且对湖南进行了大规模移民。这就是所谓的“江西填湖广”,移民主要来自江西,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来自湖北、安徽。浏阳的客家人则是明初朱元璋血洗浏阳后,从江西、广东移民而至的。明初朱元璋血洗浏阳,造成“地广人稀,不见炊烟”的局面。浏阳市现有居民大多系外地迁移而来,形成目前“十里不同音”的语言特色,其中就有从广东梅州迁来的客家人。如今该市客家人已有30多万,分布在浏阳东乡的6个乡镇。尽管已经过去几百年,但他们仍保留了与广东客家人一模一样的客家语言与风俗。现在的湖南人,百分之四十来自江西,也就是10多代以前的湖南人就是江西人。移民到湖南的江西人,亲戚都还在江西,比喻姑姑、姨娘、舅舅等。湖南去江西看亲戚,就是看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江西人过湖南,当然也就是老表来了。从此,湖南人就称江西人为老表,就是表兄弟,表姐妹的意思。

  朱元璋为报复当初湖南百姓对陈友谅的支持,血洗三湘。结果,湘潭人口由元时的10万剩下仅2.5万人。小小的一个常宁县,早在宋代崇宁五年已有99031人。一场“洪武血洗”,到明朝永乐十年只剩下5887人,还包括屯兵户在内。只得来个扯江西填湖南,换了一次人种。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血洗湖南?存活者仅有一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