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是唐朝时期有名的大臣,曾经在唐太宗时期任职宰相,对于贞观之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为人正直刚强,而且对于安抚百姓非常重视,是当时朝廷中的一块重要拼图。后来跟着唐太宗征伐辽东的时候因为舟车劳顿,病逝途中。
岑文本画像
早年的时候,岑文本的父亲就是隋朝的官员,但是受到了奸人的陷害,结果他的父亲被关押了起来,而岑文本则愤而为父伸冤,慷慨激昂,最后他的父亲得以沉冤昭雪,因此他的名声传扬了开来,后来他在萧铣称帝的时候,在萧铣手下为官,曾经劝告他投降李唐,之后岑文本又跟随河间郡王李孝恭,在平底荆州之后制止了手下将士的劫掠,使得荆州上下井然有序,因此受到了上级的重视。
后来岑文本又多次上书,因为文辞优美,所以名声大震,后来在贞观11年的时候因为魏王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大肆修建豪宅,岑文本认为这种奢靡的风气是不可取的,所以上书情太宗对于魏王这种过分奢侈的行为有多制约,受到了李世民的称赞。虽然岑文本高官厚禄,深受皇帝的宠幸,但是他却觉得自己没有一点汗马功劳,只靠这一点笔墨却做到了这种位置所以几次三番推辞了唐太宗的好意,同时他对于自己的母亲也非常孝顺,当时他的弟弟曾经仗着他的名头结交一些品行不佳的人,唐太宗想把他弟弟调到京城外面去,但是岑文本说:“自己的母亲非常疼爱弟弟,如果调出去,母亲会很伤心,希望太宗不要将之调走,自己一定会严加管教。”
历史上的岑文本
《贞观长歌》里面的岑文本令人为之动容,他的智慧,他的隐忍都让人感到震撼,尤其是后来十多年的苦心付诸东流的时候,不禁让人位置落泪,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岑文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否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么的震撼人心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在贞观年间出现了太多的名臣,正是这群人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才使得中国迎来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时期。相比起房玄龄、魏征、李靖这样耀眼的名字来说,岑文本的确显得不那么出名,在史书中的记载,他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人,但是他的文采是非常出众的,因此得到了李世民的重视,被安排在身边起草各种诏书,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因为直接在皇上身边所以很容易升职,是一个不错的好差事,岑文本自己也做的非常出色,因此之后连连升官。
除了出色的文采之外,岑文本爱民的心思和高贵的品德更是成为了他的一大亮点,虽然当了大官,但是岑文本依旧生活朴素,对于自己的母亲也非常的孝顺,即使是那些混的不怎么样的老朋友岑文本也从来不曾亏待他们,一应礼数都非常周全。而且早在他还跟随萧铣的时候就为了避免伤亡劝告萧铣投降唐军,并且在唐军准备劫掠百姓的时候劝告唐军的主帅不要再让士兵们抢掠百姓,使得当地的老百姓免于一难。同时对于权贵,岑文本也从不阿谀奉承,即使是当时深受宠爱的魏王也敢于直言不讳,指责他挥霍无度。
从岑文本的一生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他虽然不像电视剧里面那么的多智聪慧,但是那份勤勉的工作态度和仁政爱民的心依旧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长孙无忌和岑文本
岑文本和长孙无忌都是唐朝初年有名的大臣,都曾经担任过宰相,在贞观之治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都是国家的栋梁之臣,堪称是一时人杰,那么两人到底谁更出色,谁更受李世民的宠信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从名声上来看毫无疑问长孙无忌是要远远超过岑文本的,而且在唐太宗心中两人的地位也是相差不少,一来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和唐太宗感情深厚,单从这点上来看长孙无忌就占了一个巨大的优势,再来长孙无忌是从龙之臣,早年就和唐太宗交情深厚,后来在李唐起兵的时候,长孙无忌也是付出了很多,甚至还参与到玄武门之变中将李世民推到了皇帝的宝座上,而岑文本则是在后来才一步一步得以升官成为宰相的,所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位列第一,而岑文本甚至都不在其列。
从能力上来看两人都是当世一流的人才,但是侧重点又有不同,岑文本的文学素养更高,所以很多时候各种诏书都是由他代写的,而他的后人岑参似乎继承了他的文学才华,成为了唐朝著名的诗人。同时长孙无忌的能力更加全面,各种方面都能适应,眼光长远。两人也有着共同点,那就是有着出众的政治智慧,岑文本在自己屡次升官的时候就感到惶恐,甚至还推辞过,而长孙无忌也是如此,几次推拒官位,甚至在唐太宗要分封地给他的时候他都拒绝了,可见两人都知道明哲保身之道。但是后来两人的结局都不算好,岑文本跟随出征病逝在了路上,而长孙无忌则因为反对武则天成为皇后被武则天找借口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