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谜题:梁朝的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宫中?

佛教不仅在民间传播,更被当时的帝王多推崇,梁朝的梁武帝就是一典型。南北朝时期,天下混战,百姓名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中迅速传播开来。

萧衍,曾任齐国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萧衍夺取帝位后,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中不能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耗费无数钱财,座座都规模宏大,极尽华丽。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争相修造,到处都是寺院。他还下诏优待僧尼,出巨资资助各地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不仅如此,梁武帝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公元527年,萧衍舍身进入同泰寺,当了三天和尚,回宫后,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元大通。公元529年,萧衍第二次进入同泰寺,这一次他脱下御衣衮服,在寺中沐浴洗去凡尘后穿上法衣袈裟,长住于寺中,自号三宝奴,并亲自主持法会,向五万善男信女讲解《涅经》。萧衍执意要出家,朝中大臣十分惶恐,便一起跪于同泰寺外反复磕头,叩请皇帝还宫理政。在寺中和尚的劝请下,他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朝廷。然而萧衍极度迷恋佛教,反复四次舍身寺院。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梁武帝早年无子,于是便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可是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为太子,而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加上后来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朝政,于是萧正德便勾结侯景发动政变,这就是所谓的侯景之乱。

侯景原来是东魏大将,因与政敌高欢不合从而转投梁朝。侯景本是奸诈小人,众人劝阻梁武帝且不可用,而武帝执意接受侯景来投,并授他为大将军、封河南王、督河南诸军事。侯景看到皇族矛盾重重,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同萧正德勾结起兵发动政变,答应事成之后让萧正德做皇帝。萧正德最终也没做成皇帝,事成后就被侯景杀死了。

最后叛军攻进建康城,困住宫城,又引武湖水去漫宫城。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成为瓮中之鳖,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人接近。刚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他送了。

梁武帝不听众臣劝阻的下场就是被侯景叛变,囚禁于台城净居殿。这时的萧衍已经八十六岁,被囚困时仍然诵经念佛、斋戒不辍,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营养,便被活活饿死了。一朝君王,竟然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下场可谓凄惨!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历史谜题:梁朝的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