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69 篇文章

标签:李世民 第58页

一代明君李世民为何把儿子教育成“垮掉的一代”?

  引言   如果要咱老百姓举出中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君主, 唐太宗恐怕是不二人选。唐太宗却不能把治国的贤明用到父子关系上去。头任太子李承乾从一棵好苗变成一头魔兽,乃至于意图篡逆。李世民因此被史书数落:贤明如此却不了解儿子!   明君李世民也没...

中国野史 阅读(62)

千古玩笑:李渊从皇帝到太上皇都是被迫的?

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大唐。中国历史上一个气象豪迈的王朝就此诞生。在怎样的契机下李渊建立了唐朝?没有李渊还会有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风波迭起的历史。 作为大唐王朝的开创者,唐高祖李渊身上的光...

中国野史 阅读(51)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弑兄真是被迫?-历史故事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弑兄真是被迫?

  和谐统一之权——内外有别,恩威并重   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权”的方面,主要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得到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二是开拓疆土,成为全天下的君主。对于内部的争权者,杀之,无话可说;对于外部的争权者,盟之,不服则...

中国野史 阅读(65)
房谋杜断:为何两位唐朝名相会被冠以这样的称谓-历史故事

房谋杜断:为何两位唐朝名相会被冠以这样的称谓

古称玄龄善谋,如晦善断。盖谋与断当兼备而不可一缺者。 予于事,多有见之极明,而持之不武,以此致误。常悔之恨之。 故禅门贵悲智双足,而谋与断,俱智所摄。谋而乏断,正能见而不能持也,此终是智浅而不深,偏而不全耳。大宜勉旃。 译文 古人称,房玄龄...

中国野史 阅读(60)

唐太宗必须感谢隋炀帝:大唐盛世靠着隋朝奠定基础

  一个千古明君唐太宗要感谢一个著名暴君隋炀帝?没错,如果没有隋炀帝,唐太宗不可能奠定唐王朝的强大基础。   军事基础:平定北方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一个概念,唐王朝前100年之所以强大,北方游牧民族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代中原...

中国野史 阅读(50)

悲剧:明君李世民无奈选择软弱李治继位?

  英武的唐太宗亲手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可是他亲手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却令他大失所望。昔日追随他打天下的寒士们,也不具备担负起匡扶李唐的力量。随着保守派大臣占据主动,年幼的李治被推向前台。无奈之下,唐太宗改立李治为太子,正可谓“聪明一世,懵懂...

中国野史 阅读(67)

李世民与魏征:明君贤臣之间真实的隐性关系

所谓明君与贤臣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历史的真相是,初唐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关系,特别是山东问题,决定了两人的微妙关系。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夺得皇位继承权。同年八月,李...

中国野史 阅读(63)

历史上最会作秀皇帝唐太宗:吃蝗虫出书赦死囚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会作秀,最会“演戏”的帝王,我一定推选唐太宗李世民,都说这个皇帝是一代明君,开创了一个大治时代,与臣子之间纳谏、劝谏的例子更是成了千古美谈,却丝毫也不能否定他是一个演技一流、堪称影帝的帝王。我下面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开开...

中国野史 阅读(56)

血统悬疑:一代明君李世民是不是鲜卑人?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   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被称为“千古一帝”。   史书对李世民的记载,寥寥300字,功过论断,兼而有之。   《唐书》里面记载了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  ...

中国野史 阅读(86)
唐太宗李世民何以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历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何以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

中国野史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