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集团管理的顶尖高手,他的一些成功经验的确值得借鉴。
怎么以人为本?李世民说:“执政23年的经验告诉我,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就是以人为本的主旨。”唐朝集团在李世民的精心管理下,不断发展经济,出现了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康的良好局面。
怎么团结一致?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团结一致。
怎么解决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李世民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集团规矩和规划,依据标准,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解决了,那就不成问题了。
怎么树立理念?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轻徭薄赋、以民为本;广开言路、虚怀纳谏;重用人才、唯才是任;铁面无私、依法办事。
怎么提高修养?有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正玩得高兴,魏征来了。李世民怕魏征看到又要提意见,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李世民怀里。由此可见,李世民的气度胸怀。领导能否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对班子成员能否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至关重要。“耕夫碌碌,少有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识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李世民这则近百字的短文,提醒为官者不忘劳动本色,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同时做到慎言、慎友、克己、清廉。这段话从表面上来看,是李世民教导领导班子如何才能保持功名富贵?但仔细推敲,实质上是告诫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怎么避免犯错?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人在冲动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权力过大,说了算数,容易形成“家长制”、“一言堂”的怪胎。所以,发扬必须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就在于此。
怎么三剂合一?坚强的领导集体必须具有凝聚力,当然,人格魅力也不可少。什么是三剂合一?即领头羊要成为领导班子高效运转的“润滑剂”,齐心协力的“粘合剂”,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成吉思汗说:“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
怎么居安思危?李世民知道,居安思危是预控性的关键。他把隋朝灭亡的教训当教科书,避免重蹈覆辙。关心百姓的疾苦,组织人员走南闯北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决策。他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其目的就是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李世民认为,只有把危险消灭在萌芽中,才能实现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剑桥中国隋唐史》:“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在李世民时代,唐朝集团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管理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司马光称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