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启示录:当驳壳枪遇上大火炮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不久,清帝被迫逊位,“大清王朝”成为历史名词。但因各派势力政见不同,利益冲突,中国很快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政治动乱和内部混战之中。 不到三年,在遥远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不久,清帝被迫逊位,“大清王朝”成为历史名词。但因各派势力政见不同,利益冲突,中国很快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政治动乱和内部混战之中。 不到三年,在遥远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
前辈权倾朝野 后人闯荡世界 李鸿章家族,一代有一代的活法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
慈禧太后是当家人,同光二帝是名誉“一把手”,下边还有咸丰皇帝的亲弟弟六王爷、七王爷,李鸿章最多是分管外交外事外资朝政的“五把手”,如果按爵位排序,前面还有几尊位高权重、地位显赫的满蒙亲王郡王,李鸿章恐怕连“十把手”都排不上,签不平等条约...
近代中国,从国家全局理性地认识、统筹海防并付诸实践,李鸿章是始作俑者,他的海防战略思想深刻影响和引领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的发展。然而,纵观其海防战略的理论和北洋海军兴亡的实践,可谓得失参半,既有可贵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或许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是中日两国的天然对手,他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在谈判中严辞交锋。可一离公务、退及幕后,两人竟惺惺相惜,从而结下了既为敌手又成知交的特殊渊源。 伊藤博文是日本第一位内阁首相,曾四次组阁。作为明治宪法之父,他还是该国第一...
晚清时局激荡,曾左李恩怨纠葛跨越几十年,又大事频发,涉及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谬以千里,今天试着回答一下,预计会又臭又长。 一、曾左恩怨 曾国藩是科举正途出身,左宗棠屡试不第。 左宗棠虽然没有从科举出身,不是说明他没有...
所谓“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以下以“湘”“淮”“袁”简称之)。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其间交错勾连,发展嬗变,承续更替,可以“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北方残局难以收拾。李鸿章奉召进京与八国联军谈判。9月底,在英、法、美、俄承认由奕劻、李鸿章来担任中方的议和人选后,其他国家也先后表示了认可。谈判开场比较顺利,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谈判会旷日持久地持续...
初春的风依然料峭,尤其是在纽约哈德逊河的入海口。 我和所有的人一样,裹紧了冬衣,戴上了帽子。能在寒风中依然挺拔矗立的,只有她——一手拿着独立宣言、一手高擎着火炬的自由女神。 她一直这样站立着,迎接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这群人...
导读:1895年甲午一战,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熟悉外交事务的李鸿章,不得不听从岛国晚辈伊藤博文的摆布。 战前,李鸿章在1894年6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