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历史上妃子最多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指唐玄宗的后宫美女如云,但只专宠杨贵妃,比如赐浴华清池、春从春游夜专夜、飞马送荔枝……可惜红颜薄命,唐玄宗为了自己能活命而赐死了杨贵妃。古代中国的皇帝太多了,而皇帝的妃子就很多了,用现代的说法是“终极重婚罪”。说起皇帝妃子的数量,那更是令人惊叹,后宫佳丽三千是最真实的写照,三千难免有夸张的说法,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妃子三千,但却足以说明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关于妇女的地位。妃子的多少直接体现了皇帝的无上权威,也是极致皇权的象征。那么历史上到底哪个皇帝妃子最多呢,恐怕现在谁也扯不清,但稍稍查阅典籍,还是可以略微的推断出的。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才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老婆?
是按皇后?妃子?还是各类宫女?所有这些人理论上都是皇帝的”女人”,尽管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就没见到过皇帝本人,更别说临幸了。中国历史漫长而复杂,宫闱历史也很复杂混乱,可以说从一个没有到几万的都有,中国宫廷中的宫女的数量是没有具体规定的,秦以前宫女数量也就千人以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大一统的专制集权的封建国家。史载:秦始皇,横扫天下,每灭一国,必收其王妃公主贵妇美人入宫,刘向在《说苑·反质》中道:(秦始皇)又兴骊山之役,锢三泉之底,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盘帷帐,妇女倡优。共达“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史记·秦本纪》云:“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谓诸侯美人,钟鼓以充之。”《三辅旧事》也记载了:“始皇……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不知道这是什么气,估计是胭脂气或者说是骚气吧)。”杜牧在《阿旁宫赋》里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想来也非夸大之词。 秦始皇拥有后宫列女上万,虽说是空前,但绝非绝后。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皇帝均以多妻为荣,故后宫人数亦不少,从五千到几万。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后宫佳丽三千人。 唐大诗人杜甫称:先帝侍女八千人。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宫嫔美人达四万人,算是一个高峰了。明代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等。妃以下还有嫔御多人。据《明懿安皇后外传》载:“天启元年,熹宗将举行大婚礼,一次就征集民间秀女五千人,经过挑选后留一千人入宫。”有明一代,新皇帝都是从开始继立起就不断选秀女入宫,一直到死为止。明代的后宫人数平均每个皇帝当在二千人左右,满族入主中原,宫中规制变化不大,有清一代,后宫大多一直保留在千人左右。要说哪个皇帝最强烈而在历史成名的,可谓数不胜数,但东汉皇帝汉灵帝(156~189年)刘宏算是很出明的了。
康熙是一位多妻、多子女的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后妃最多的。其后妃,有文献可查的就有68位,共生子35人,(其中早殇11人)。她们是赫舍里氏皇后(正黄旗满洲人,生乘祜、允reng2个皇子,1674年因难产失血过多而死),钮祜禄氏皇后(镶黄旗满洲人,没生育,1678年死。)佟佳氏皇后(生一格格,1689年死)乌雅氏皇后(生皇四子kuangzhen、皇六子允祚、皇十四子允ti,1723年死)。除上述4位皇后外,妃嫔的名字分别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皇十三子允祥)、敦(dun)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壳(gue)惠皇贵妃佟佳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生皇十子允e)、定妃万琉哈氏(生皇十二子允tao)、顺懿密妃王氏(生皇十五子允wu、皇十六子允禄、皇十八子允jie)、纯裕勤妃陈氏(生皇十七子允礼)、惠妃纳拉氏(生皇长子允zhi)、宜妃郭络罗氏(生皇五子允qi、皇九子允tang、皇十一子允zi)、荣妃马佳氏(生皇三子允chi)、成妃戴佳氏(生皇七子允yuo)、良妃卫氏(生皇八子允si)、平妃赫舍里氏、慧妃、宜妃、通嫔纳拉氏、襄嫔高氏(生皇十九子允ji、皇二十子允yi)、谨嫔色赫图氏(生皇二十二子允祜)、静嫔石氏(生皇二十三子允祁)、熙嫔陈氏(生皇二十一子允xi)、穆嫔陈氏(生皇二十四子允bi)、端嫔董氏、僖嫔、布贵人、伊贵人、兰贵人、马贵人、袁贵人、文贵人、尹贵人、新贵人、常贵人、勒贵人、妙答应、秀答应、庆答应、灵答应、春答应、晓答应、治答应、牛答应、双答应、贵答应、瑞常在、常常在、尹常在、禄常在、徐常在、石常在、寿常在、色常在。
不过,这个记录很快就被汉武帝打破了。汉武帝无疑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个风流放荡的皇帝。秦始皇时,嫔妃分为八级,到汉武帝时嫔妃级别增至十四等。而相应地,人数也从秦始皇的上万人增加到了汉武帝时期的一万八千人。在南齐人王俭的《汉武故事》里记载道:“元朔中,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人二千人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总籍,凡诸宫美女万有八千。建章、未央、长安三宫,皆辇道相属。幸使宦者、妇人分属,或以为仆射,大者领四五百,小者领一二百人。常被幸御者,辄住其籍,增其俸,秩比六百石。宫人既多,亟被幸者数年一再遇。挟妇人媚术者甚众。选三百人常从幸郡、囿,载之后车,车上同辇者十六人,充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假粉白黛绿。侍尚衣轩者亦如之。尝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 而《旧唐书·食货志》
亦记载道:“汉武帝后宫数万人,外讨戎夷,内兴宫室。”
汉武帝说:“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可见果然是个精力旺盛的皇帝。但即使汉武帝精力再旺盛,也满足不了一万八千妇人的需求。正如文中所说的:“即使有被宠幸过的,
往往也要过几年才有可能再被汉武帝宠幸一次。”而那些终生没有被宠幸过的妇女,则只得长久地忍受着那种寂寞与煎熬,一直熬到三十岁,年老珠黄得让皇帝不可能会感兴趣时,
才会被释放出宫。史载汉武帝“善行道养术,故体常壮悦。”看来,汉武帝是完满地做到了真正的穷奢极欲,比明朝那些虚弱不堪虽有美色却无法享受的皇帝强多了。难怪汉武帝要在他的《秋风辞》里面感叹道:“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这话颇象《康熙王朝》里的一句歌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看这情形,汉武帝还真想干他个几千年,还好有死神过来把这位独占上万美女的老色鬼带走,不然,让他享用到今天,现在的年轻人还真的不知道该往何处寻找佳缘。
也许号称武帝的人体质与色欲都要强些,如西晋时期的另一位武帝司马炎在这方面比起汉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花样更多。司马炎的后宫本来已有众多美女,却还于公元273年下诏采择公卿以下家庭的女子以备六宫,并极其荒唐地下令:选美之事尚未完毕时,禁止天下嫁娶。第二年,又取良家女及小将吏女五千余人,入宫选之。“母子号泣于宫中,声闻于外。”过了八年,他在平吴以后,又“诏选孙皓使妾五千人入宫”这样,他的后宫佳丽就膨胀到了万人以上,
汉武帝也许是号称武帝的皇帝都是精力过剩的,西晋的晋武帝司马炎于拥有万八后宫固然惊人,但拥有后宫人数最多的记录却不是汉武帝所创,也不是晋武帝司马炎所创,却偏偏是帝王中的情圣唐明皇玄宗皇帝所创。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这些大权在握的皇帝往往都有几千个宫女,一般人未免会想过这个问题:历史上哪个皇帝拥有过最多的宫女呢?其数量又是多少呢?答案是: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是唐玄宗,其长期拥有的宫女数量超过四万个。唐代以贵、淑、德、贤四妃为夫人,后宫设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还有女史10人。这些都是有品级的,无品级的宫女人数相当多。唐肃宗宝应元年,一次就放宫人3000。而到了玄宗开元天宝中,仅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和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即有宫女40000人,可见唐玄宗的宫女是超过四万个的,而当时唐朝的总人口也就5000来万,相当于一千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员总数还多(注解7)。可见,要评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唐玄宗当之无愧。唐玄宗,做为帝王中的痴情汉(其实也不是太痴情,传闻他跟杨贵妃的三姐妹,秦国夫人、韩国夫人、虢国夫也很有一腿),在他与贵妃意浓情深时,这四万宫女只能是徒劳地翘首东望皇帝那永不会来临的幸御。既然唐玄宗不大可能会垂幸这些寂寞的宫女,那为什么不放一些出去呢?虽说宫女除了让皇帝用途外,还用来替皇后嫔妃服务,还用来扫地等,但仅是这样的话,几百宫女也就勾够了,何必弄个四万人?其答案只能是唐玄宗养那四万宫女仅仅是为了那性排场和偶尔的心血来潮。
唐玄宗自己的性排场是大了,在四万粉黛中独爱杨贵妃一个也更能显示出自己对杨的用情之深,抬高了杨贵妃也渲染了自己的惊世之爱。很有传奇效果。可惜苦了那千万不幸宫女,只能在深宫里坐待红颜老去。唐代诗人元稹有诗曰:“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些美女就这样在深宫老去了。(当然,这四万人中最后大部分都是放出去了,可那是在她们红颜老去之后。)四万宫女就这样毫无理由地成了寂寞无奈的绿叶,只衬了杨贵妃一个人。真是“一女情成万女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抨击封建皇帝以天下为私产,“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其“一人之淫乐”,看来讲得一点也没错,连号称明君的唐明皇与汉武帝也都是这副德性。
宋元明清时期
到宋元明清时的宫女比汉唐要少,平均在2-3千人。明代以品尝美食,享受女色为生活情趣,宣扬真乐人生。袁宏道在《觞政》倡导如此声色人生:“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明朝的皇帝也确实个个以身作则,饮食无度,淫乐无度。加上其天生资质远不如汉武帝这样的猛男,所以明朝的皇帝往往体弱多病,精力不济,命都不长。后来明朝皇帝个个异想天开:一方面照常大搞食色性也,一方面却想修炼成仙,获得长寿。如明朝嘉靖皇帝笃信道教,追求长生,在内宫修筑了一座“天禄宫”,每天参拜,寿礼神仙。但求长生则需禁女色,两者不可得兼,对皇帝来说,求长生就是为了长盛不衰,永世作乐,叫他不近女色,做得了神仙又有何意义。及至清朝,宫女的地位每况愈下。从现在留下的史料看,清朝的那些宫女纯粹成了皇帝的玩物,生子的工具。清朝皇帝每到吃晚饭时——史书称之为晚膳。凡是备幸——也就是待幸的妃子,敬事房太监都为她们准备了一面绿头牌,上边写着妃子们的姓名。牌子的样式与京外官引见之牌相同。或十余面,或数十面。太监把这些牌子放在一只大银盘中,准备晚膳后呈进。所以也叫做膳牌。待皇帝吃完晚饭以后,太监即端盘跪呈于皇帝面前。皇帝若无所幸,则日:“去。”若有所属意,即取牌翻转,使牌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