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少年杨素如何成为权倾一时的隋朝权臣

  杨素的爷爷杨暄因为跟随广阳王元渊,镇压六镇的河北起义,被葛荣打败,却没有得到烈士应有的待遇,反而被打上了谋反的印记,得不到很好的安葬。直到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尽杀北魏皇族,六镇势力重新抬头,元渊得到平反,杨暄才算恢复了名誉,顺带他的儿子杨敷进入官场。杨敷在宇文泰、宇文护手上得到重用,破格提拔,到公元571年,已经是骠骑大将军,然而随后面对的是,北齐开国名将段韶和兰陵王高长恭的五万精锐,北齐将领在突破关隘后,猛攻杨敷把守的汾州。在援军被断、粮草接济不上时,杨敷率军突围,被段韶俘虏,于北齐自杀。如此境遇,少年杨素,却表现出了难得的成熟,读书学艺没一样落下,顺道结识了同样爱好学习的牛弘,牛弘后来在杨坚的朝廷中,先后担任礼部、吏部尚书,两人最先在大冢宰宇文护麾下,进入仕途,担任中外府记室。

  杨素在官场中,亲眼目睹了宇文邕斩杀宇文护,兄弟间的夺权战争,虽然重新得到宇文邕的信任,却对权力有了更新的认识,曾经在与宇文邕的对话中,讲过这样的一段话:

  “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

  这一年杨素28岁。

  此后,杨素成为宇文邕的亲信,进入内阁,帮助皇帝起草诏书,经过了三年的整治,北周国力大涨,于是宇文邕决定平定北齐,为了行动的顺利,北周和突厥结成联盟,共同对付高欢的后代。

  末期的王朝,都是相似的,外有强敌,内部不稳,习惯性陷入争权夺利的泥沼,大批高情商的投机官员进入中央,武将在社交场合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于是不断的失意和被打压:

  公元572年,大将军斛律光被杀;

  公元573年,兰陵王高长恭被杀;

  公元575年,宇文邕兵分六路,围攻北齐,而杨素带着父亲的老部下,作为先锋,跟随齐王宇文宪进攻黎阳,由于是第一次出战,宇文邕亲自将一条竹鞭交到了杨素的手上,并寄以厚望。

  从575年到577年,在两年的战争中,杨素由一个新兵逐渐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并在军事行动中,开始独当一面,公元578年,杨素随大将军王轨救援被吴明彻围困的彭城,公元579年,杨素独自率军攻克盱眙和钟离。

  前面提到的王轨,就是《大嘴巴的名将贺若弼》一文中,出现的乌丸轨,因为劝谏周武王重立太子,被杀。

  这时候的北周国力,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无论被攻灭的北齐,还是南方的陈国,都不是北周的对手,而杨素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开始了快速的升职加薪,575年,杨素年薪五百户,到了576年,就已经上升到一千五百户。

  公元580年,随着宇文邕的去世,北周进行频繁的权力更替,而杨素果断的站在了杨坚的一边,成了他的合伙人,到打败尉迟迥,杨坚受禅登基,杨素的薪水已经达到两千户,官拜上柱国。关于宇文邕,历史上,还有一段和佛教冲突的故事,之前讲到东晋和南北朝,比如梁武帝萧衍,因为社会和个人方面的原因,佛教成了逃避的最好载体,于是针对佛教发布了各种优惠政策。当时和尚的身份是超然的,不用服徭役,不用纳税,每年还能得到国家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宇文邕接手北周后,为了军事需要,将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和尚、尼姑还俗,编入国家户籍体系,这就是著名武帝灭佛。继续讲杨素,公元581年后的北朝,老板已经变成了杨坚,也就是隋文帝,在他的任期内,主要有两大军事行动,震古烁今,第一个是南下灭陈。开皇八年,杨坚以五十一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陈国,其他二路主帅都是杨坚的儿子,分别为杨广和杨俊,而另一路的负责人就是杨素,率领水师沿岸牵制陈国主力,显示了杨坚对于杨素的信任。

  之前看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中国造船技术相当发达,其实在杨素主政水师的那些岁月里,隋朝也已经能够建造当时的航空母舰:

  主力战舰叫五牙,总长55米,高30米,上下分五层,总共可容纳800多名士兵,船造的这么大,肯定不只是用来运输的,水战方面,他的武器是巨大的石头,类似欧洲战场上的投石机。

  不过中国人民很环保,巨大的石头,扔出去就没了,于是就把石头绑在木杆上,在战舰前后左右,放了六个大木杆,斜着用绳子绑上,进攻的时候直接把绳子放下去就行,打完继续把木杆拉上来。

  当然,无论水战还是陆地上的战争,除了兵强马壮,还需要很好的利用地形,攻城略地固然很潇洒,但是面对易守难攻的战略据点,就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有力难施。

  杨素的舰队,在狼尾滩遇到了第一波敌人,对方守将的名字叫戚昕,狼尾滩这个地方,位置大概在湖北宜昌西北的长江中,滩险水急,杨素的大船发挥不了优势,而戚昕拥有几百艘小型战舰,可充分发挥群狼战术。

  杨素的解决办法,是联络大将军刘仁恩,水陆两军配合,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强行破关,戚昕逃跑,其余士兵成为俘虏后,被杨素释放。

  这是偷袭战,不能经常用,之后在歧亭,与陈国守将吕忠肃,就展开了一场真正的肉搏战,吕忠肃在江水两岸直接拦了三条铁索,除非把人全灭了,否则谁也别想过去。

  吕忠肃也知道这仗如果输了,以后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于是把家里的钱都捐出来,充军,参军打仗不就是为了钱么,军队的士气就这么调动起来了。

  这一仗,杨素和吕忠肃大小战役打了40多次,才毁掉铁索继续前进,当然部队损失惨重,吕忠肃跑到延洲,继续阻击杨素。

  或许是心理因素的影响,第二次遇到的吕忠肃明显没了气势,在水战中,被杨素战舰的巨石,砸的没了方向感,10多艘战舰被砸碎,2000多水手被俘虏。

  吕忠肃连续两场战役的失败,对陈国水师的影响很大,老吕逃跑后,其他长江边上的将领,纷纷投降,杨素攻占沿江据点,牵制陈国水军的策略,非常成功。

  在杨素扫荡陈国水师的时候,贺若弼和韩擒虎已经攻占建康,而随着陈后主的投降,杨素与秦王杨俊会师,继续沿江东下,扩大战果,最后扫平湘州,直接面对岭南,正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岭南各个部落,开始主动纳入隋朝体系。

  灭陈之战结束,杨素因功被封为郢国公,后改为越国公,薪水上涨到三千户,除了儿子们也顺带封赏之外,高兴的隋文帝还给了杨素,大批陈国的金银珠宝以及陈后主的妹妹,加上二十多个漂亮妹纸。

  杨素和杨坚的关系,貌似都很好,杨素为杨坚打天下,而杨坚呢,也不吝啬,高官厚禄,美女金钱。

  但是杨素一直很清醒,虽然名声和官位不断的得到提升,但是依然向杨坚表达着忠心,最初杨素的爵位是郢国公,上一位获得这个封号的人叫王谊,在杨坚继位后,因为谋反,被杀了,而后来的越国公就是杨素不断的上书才改换的封号。

  关于陈后主的妹妹,民间也有段野史,说是妹妹当时已经嫁了人,随着陈国被灭,陈国皇室成员不是被杀,就是被迁入中原,公主被当成奴隶,赐给了杨素,后来驸马来到长安寻找公主,杨素为了爱情,成全了他们,其实还有个原因,应该是为了避嫌。陈国虽然被灭了,但是治理南朝依旧很艰难,随后更是爆发了江南大起义,镇压叛乱的,是杨素。这些江南贵族,毕竟不是正统的军队,没有正规化的军事训练,战斗力相对较弱,但是一直没办法剿灭的原因是,当他们撤退时,或是潜入深山,或是游往大海,继续追击的难度大。杨素显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一路打败实力较强的对手,随后率领水师,直接开赴大海追歼,再加上史万岁深入丛林的700多次战斗,终于把起义镇压,事后杨广展现自己的政治才华,开始治理扬州。说到治理地方,在战乱频繁的年代,有那么一些将领,不善于作战,却是盛世良臣,比如三国时期的刘表,还有上面和杨素一起牵制陈国水师的刘仁恩,在史书中,刘仁恩的治国才华,被夸的很高,据说他统辖的毛州,号称政绩第一。

  继续说杨素,在整个隋文帝时期,杨素参与了绝大部分的重要军事行动,平定南朝战役,指挥的是水师,依靠巨大的航空母舰以及战机的把握,战绩都相当漂亮。

  除了平定南朝,实现南北统一,杨坚的另一项丰功伟业,就是打败突厥,促使突厥内部的分裂,自己人打自己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强大敌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化瓦解,再以雷霆手段一举歼灭。

  杨坚做了第一步,唐朝完成了第二步。

  而杨素要证明自己的,除了水战,平原野战一样可以战胜强大的突厥。

  东西突厥分裂后,隋文帝在长孙晟的建议下,决定扶植实力最弱小的突利可汗,这让突利的兄弟,名义上的东突厥可汗都蓝十分不爽,联合西突厥进攻突利,而担任救援任务的主帅,是杨素。

  因为突厥骑兵的强悍,一直以来,中原采取的都是骑步兵结合,再加上战车缓冲的一种保守战略,杨素很鄙视这样的防守战略,将步兵和战车统统退出了战场,决定与突厥拼一拼骑兵。

  前面已经说了,杨素的优点是把握战机,趁着突厥对中原骑兵的不屑,战线拉的太长,阵型不稳,杨素主动出击。

  当然,只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视死如归的觉悟,当年项羽打败大将军章邯的部队,靠的就是破釜沉舟的决心,杨素的治军理念是,重罚重赏,按照诸葛亮《将苑》的划分标准,应该属于信将。

  临阵胆怯者,斩!畏惧不前者,斩!不服从命令者,斩!但是有功必赏,而且是重赏!

  因为杨素的身份地位,以及杨坚对他的信任,在杨素手下当兵,升迁的速度,确实比其他将领要快的多,参军当兵,不就是为了混口饭,还有光宗耀祖么,所以杨素的部队,战斗力很强。

  与突厥都蓝可汗的战役,也以杨素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时的杨素官拜右仆射,位居高熲之后,朝堂第二号官员,仗打完了,之后面对的将是另一片战场,更加凶险的官场斗争,而杨素选择面对的方式,就是和晋王杨广结盟。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苦逼少年杨素如何成为权倾一时的隋朝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