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5 篇文章

标签:科举 第6页

自古以来科举制度中国究竟产生了多少位文武状元?-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科举制度中国究竟产生了多少位文武状元?

  导读: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

历史解密 阅读(95)
历史解密:乡村教育的落后为何是从清末开始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乡村教育的落后为何是从清末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城乡差别并不明显。乡村教育的落后是从清末开始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但废科举也是造成乡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科举制是在仓促之间被废止的  鸦片战争后,传统教育的弱点充分暴露,...

历史解密 阅读(144)
明朝“高考”的特殊性:科举历史上独特的南北榜-历史故事

明朝“高考”的特殊性:科举历史上独特的南北榜

  说到朱元璋的统治,有一个名词不容回避--残暴。残暴的方式,就是屡兴大案。   历史学界,很早就有“洪武四大案”之说。所谓四大案,即空印案、郭恒案、蓝玉案、胡惟庸案,简单的名词后面,是千万颗人头落地。   四大案中,“空印案”和“郭恒案”...

历史解密 阅读(81)
科举诞生之谜:到底出自唐朝还是隋朝就开始科举-历史故事

科举诞生之谜:到底出自唐朝还是隋朝就开始科举

  中国古代社会的取士方式,以科举制度实行的时间最长,它延续上千年,对封建社会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千秋功过众说纷纭。它作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近百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至今仍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有...

历史解密 阅读(60)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8大武状元 最年轻的年仅9岁!-历史故事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8大武状元 最年轻的年仅9岁!

  科举制选状元肇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

历史解密 阅读(67)
宋朝历史上的科举改革:王安石打破常规录进士-历史故事

宋朝历史上的科举改革:王安石打破常规录进士

  古代的科举,是唐宋以来,为朝廷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规矩很多。比如,在当时考察举子的时候,要经过三重考核。第一次是设立初考官,考生考完,工作人员会将卷子的名字全部封存起来。然后由初考官观看考生的试卷确定等级。确定完了之后,将名单和全部试卷...

历史解密 阅读(72)
史上最离奇科考:奸臣秦桧不满一岁孙子中榜眼-历史故事

史上最离奇科考:奸臣秦桧不满一岁孙子中榜眼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科举考试还算比较公平,改变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用人体制,让更多的社会底层才俊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当然,...

历史解密 阅读(59)
揭秘古代科举的替考业:详解古代考生如何替考?-历史故事

揭秘古代科举的替考业:详解古代考生如何替考?

  南方周末记者卧底河南高考替考队伍,微博上众人皆曰:其它卧底都弱爆了。山东学生千里当枪手,赴甘肃天水替考事件仍历历在目,这厢河南高考替考业又风风火火。  替考屡禁不绝的当下,大陆学生也开始把选择的目光投往香港澳门,甚至一些欧美国家,南科大...

历史解密 阅读(58)
揭秘:中国古代的哪项制度西方人惊叹伟大?-历史故事

揭秘:中国古代的哪项制度西方人惊叹伟大?

  西方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

历史解密 阅读(47)
唐朝史上的户籍作假参与科举现象是怎样的?-历史故事

唐朝史上的户籍作假参与科举现象是怎样的?

  隋代和唐初,由于科举制度初设,科举及第者在诸色仕宦中尚未取得明显优势,行卷和荐举之风尚未形成,中央省试相对公平,因此,唐初士子冒籍取解(即离开本籍贯,到其他州县参加府试,以取得解送资格,再到京师参加全国性考试,这种现象在当时有寄应、冒寄...

历史解密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