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3 篇文章

标签:考古 第13页

南京萧景墓石刻曾遭拓印成“花脸” 亟待有效保护-历史故事

南京萧景墓石刻曾遭拓印成“花脸” 亟待有效保护

  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至今有1500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萧景墓神道石刻情况并不乐观   萧景墓神道石刻身处荒地   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大道十月村南侧的萧景墓神道石刻,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历史解密 阅读(60)
浙江发现赵匡胤七世孙墓 出土罕见“宋服之冠”-历史故事

浙江发现赵匡胤七世孙墓 出土罕见“宋服之冠”

  本报杭州6月12日电:今年5月3日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距今800年的南宋赵伯澐(赵匡胤七世孙)墓,到目前共清理出以丝绸服饰为主的五代十国至南宋文物66件。经专家初定鉴定,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形制丰...

历史解密 阅读(61)
故宫首现明代大型宫殿遗迹 含万年中南海遗留物-历史故事

故宫首现明代大型宫殿遗迹 含万年中南海遗留物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当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媒体介绍了近期重大考古发现和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明代大型宫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紫禁城和北京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明代大...

历史解密 阅读(60)
成都现10多座唐宋古墓 墓主身边象棋令人惊喜-历史故事

成都现10多座唐宋古墓 墓主身边象棋令人惊喜

  “车走直路炮翻山,马踏斜日象飞田……”有关象棋的口诀,即使不会下的人也能念上几句。早在宋代,成都人或许同样对“屏风马”、“骑河车”这些 套路了然于心,他们甚至还将棋子放进自己的墓室。5月20日,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在成都天府新区万安镇附近考...

历史解密 阅读(78)
中乌考古队勘探上千座墓葬 洛阳铲让乌方佩服-历史故事

中乌考古队勘探上千座墓葬 洛阳铲让乌方佩服

  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城市撒马尔罕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历史名城,是汉代张骞凿空西域所经之处。在撒马尔罕西南20公里处的萨扎干村,一群来自中国的“现代张骞”,正与乌方同事一起,共同去发现那些埋藏于黄土下的奥秘,他们可以说是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

历史解密 阅读(57)
成都医院挖出唐代摩诃池 杜甫曾在池中泛舟-历史故事

成都医院挖出唐代摩诃池 杜甫曾在池中泛舟

  早在1000多年前,摩诃池就让诗圣杜甫等众多文豪泛舟池中,“沉醉不知归路”。摩诃池为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广大有龙”的意思,2014年,池子的一隅在成都体育中心被发现,结合史实,专家推断这个池子至少上千亩。   近日,随着成都市青龙街附近...

历史解密 阅读(65)
六朝时期铜钱轻薄如叶 老百姓“以物换物”-历史故事

六朝时期铜钱轻薄如叶 老百姓“以物换物”

  六朝博物馆里,展出了不少南京地区出土的六朝铜钱。它们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这反映了当时朝廷经济管理失败,民间纷纷私自铸钱,造成货币混乱。这种情况下,以南京为经济中心的六朝,又是如何实现“一时繁荣,商贾如云”的? 扬子晚报记者张可   在六...

历史解密 阅读(53)
考古证实秦人来自东方:秦人与商文化有密切关联-历史故事

考古证实秦人来自东方:秦人与商文化有密切关联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创立者秦人来自何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通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秦人、秦文化来自东方。   考古队成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介绍,甘肃清...

历史解密 阅读(56)
中国万年石笋记录最详细亚洲季风64万年历史-历史故事

中国万年石笋记录最详细亚洲季风64万年历史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 英媒称,由中国、美国、奥地利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通过对中国中部一个洞穴中石笋的分析绘制出了亚洲季风64万年的历史。在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报告中,他们阐述了对于洞穴形成的分析、他们的发现以及他们如何由此...

历史解密 阅读(60)
考古专家学者齐聚四川 探讨唐蕃古道遗存和保护-历史故事

考古专家学者齐聚四川 探讨唐蕃古道遗存和保护

  中新网石渠7月18日电 (记者 刘忠俊)7月15至18日,“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论坛”在四川藏区石渠县举行,来自北京、四川以及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就“吐蕃时期石刻”和“唐蕃古道”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尤其是对石渠吐蕃时期石刻图像研究、石...

历史解密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