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晚年储位之争:历史上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吗?
康熙晚年诸皇子对帝位继承的激烈斗争: 康熙皇帝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也是一位勤于政务的、了不起的皇帝,他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扫清漠北、稳定西藏、修治黄河,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社...
康熙晚年诸皇子对帝位继承的激烈斗争: 康熙皇帝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也是一位勤于政务的、了不起的皇帝,他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扫清漠北、稳定西藏、修治黄河,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社...
世人都说乾隆皇帝风流倜傥,数次游历江南“收获”美女无数。鲜为人知的是,乾隆的这个“嗜好”竟然是从他无限崇敬的“圣祖爷”康熙那儿继承过来的! 康熙帝妃嫔中的苏杭美女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江南苏州、杭州美景甲天下。可能是...
在康熙三十八年惨遭斩绝的朱家皇族 诸多亡国之君中,恐怕很难再找出向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是在殚精竭虑、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用死来宣告自己王朝的覆灭。也很难再找出一个想尽办法救国而不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后路的末代皇帝。曾经与朋友们谈起明之...
在太宗皇太极的后妃中,有姑侄三人嫁一夫。在顺治帝的后妃中有姑侄四人嫁一夫。这在清朝后妃中足以使人感到新奇。然而在康熙帝的后妃队伍中竟有4对是同胞姐妹,她们共侍一夫,开创了后妃史上的新纪录。 康熙帝在位61年多,是中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
爱新觉罗,玄烨,清第四帝,在位69年,8岁登基,14岁亲政,文治武功,独步天下,擒鳌拜,撤三藩,统一台湾,平葛尔丹,北逐沙俄签《尼布楚条约》,策封六世达赖喇嘛,修康熙字典,创南书房、开廷讲、建圆明园,开运河,兴修水利,开创康乾盛世。 康熙师...
导读:所谓人殉,简单地说就是以活人作为死者殉葬品的葬俗(葬制),以卑者殉尊者为常见。 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人殉比较普遍,但在汉朝以后,此恶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见,接近废除。但到明代却死灰复燃,这古老的葬俗由此再添一层神秘。 ...
导读:《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
对于康熙皇帝的死,史上多说法不一,有说是病死的,也有人说是被毒死的。我看了一份康熙第八世孙金恒源先生对康熙皇帝死因的重新论证。老人认为,康熙皇帝“含恨猝死”,而猝死的直接原因是极其残酷的宫廷权力斗争。 据清朝的官史记载,康熙六十一年(...
秘密建储,无疑是中世纪中国的君主传承机制的一种变革。但之前已述,变革的只是外在形式,并没有触动构建于满清血缘特权之上的机制内涵。 例如雍正元年(1723)八月,号称法度严明的“宪皇帝”,初行秘密建储,便很像“作秀”,怎么见得?一是选...
雍正帝生前曾写有两份关于嗣皇人选的谕旨。其中一份为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当众宣布立储后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后的谕旨。此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以备不虞。后来,雍正帝病逝时住居圆明园,就首先启用了随身的这份密旨,即“圆明园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