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1 篇文章

标签:晋朝 第21页

正史中司马炎代魏建晋真相揭秘:司马家族的崛起-历史故事

正史中司马炎代魏建晋真相揭秘:司马家族的崛起

  故事得从曹魏咸熙二年说起,也就是公元265年,此时距邓艾、钟会灭蜀不过短短两年。时值八月,天气可能还有点炎热,晋王司马昭因中风崩于露寝,享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谥曰文王,王太子司马炎继承了王位和相国,加何曾侍中、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

历史解密 阅读(59)
西晋代魏:为何四十五年后禅制度让再度上演?-历史故事

西晋代魏:为何四十五年后禅制度让再度上演?

  公元265年,魏元帝景元六年的十二月,西晋代魏。在十多万军队的簇拥之下,晋王司马炎昂首阔步登上高台。而站在高台顶端的魏元帝,则战战兢兢,汗流满面。朝臣选读禅位诏书。诏书中略述了大魏国建国的历史,用大段大段的篇幅称颂司马氏三代做出的巨大贡...

历史解密 阅读(55)
揭秘:为何说魏明帝是导致士林风气败坏的元凶?-历史故事

揭秘:为何说魏明帝是导致士林风气败坏的元凶?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明帝曹睿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少年即位,却年轻有为。在即位之初,就大力起用贤臣,比如说司马懿,于是成功阻止了诸葛亮气势汹汹的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打出了曹魏的威风,也让魏明帝在世人心中多了许多光彩。其实,这一点罗...

历史解密 阅读(51)
晋朝开国后为何司马炎的开国第一策是封建诸侯?-历史故事

晋朝开国后为何司马炎的开国第一策是封建诸侯?

  这里的封建,不同于现今历史教材中说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古代,封建是指天子把国土分封诸侯,让自己的子弟叔伯以及一些功臣到各地建立藩国,来拱卫皇权的一种措施。中国封建制度的标杆,当然是西周王朝。周武王一统天下之后,分封诸侯,据说当时有三四百个...

历史解密 阅读(116)
王羲之和谢安之争:豪门之间的争斗谁更胜一筹?-历史故事

王羲之和谢安之争:豪门之间的争斗谁更胜一筹?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魏晋名士主要的生活内...

历史解密 阅读(65)
魏晋时期的名士为何都认为身后名不如眼前酒呢?-历史故事

魏晋时期的名士为何都认为身后名不如眼前酒呢?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张季鹰即张翰,吴郡即今苏州人,出自江东大族,为人放旷不羁,纵情使性。加之张翰还特别能喝酒,时人比之为...

历史解密 阅读(59)
揭秘: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真正掌控天下的是谁?-历史故事

揭秘: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真正掌控天下的是谁?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任官吏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肇始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由尚书陈群首倡,其间虽经损益,然至隋文帝开皇中才废止,前后历经凡三百多年,与汉之察举制、唐宋之科举制,堪称选人三大法...

历史解密 阅读(48)
金朝因何而崛起:金朝的崛起挽救了西夏的灭亡?-历史故事

金朝因何而崛起:金朝的崛起挽救了西夏的灭亡?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小王朝,但是这个小王朝却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了189年,能够存在近190年的历史可以说在小王朝里面是个奇迹,同时西夏王朝在这190年里先后打败了回鹘、吐蕃、北宋、辽国并与金国对峙,即使在第一次蒙古人征讨的时...

历史解密 阅读(52)
两晋时期的贵族世袭制:父亲未退休儿子已进高层-历史故事

两晋时期的贵族世袭制:父亲未退休儿子已进高层

  晋朝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国从来都有等级制,但自秦始皇之后,还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魏晋南北朝那样,等级制如此僵硬、如此鲜明。说起来,晋朝的等级划分很明确:士族和庶族。两者之间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士族都占据了绝对主...

历史解密 阅读(68)
王献之的夫人是谁?王献之为何与原配郗道茂离婚-历史故事

王献之的夫人是谁?王献之为何与原配郗道茂离婚

  王献之和王羲之相同的是:清高孤傲,随性而为,但小小的“任性”都被残酷的命运撕扯得粉碎。  相反的是:王羲之官场失意,幸好有个爱着的人相伴一生;王献之无意官场,只愿做水中鸳鸯。然天有不测风云,一个痴心的“小三”硬生生插足进来,手拿“大棒”...

历史解密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