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是儒家经典《孟子》当中的一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具体阐述了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
在这里,孟子把他理想中的圣人君子的形象具体说明出来。比如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就是因为君子时时刻刻把仁义知心放在心里,并且实施在行为当中。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很凶狠残暴的对待君子,那么君子一般不会轻易发怒,而是立刻反省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假如经过反省,君子认为是自己错了,那就会毫不犹豫的向冒犯他的人道歉,承认自己的过失,如果自己没有错,那也只是大笑一声,认为那不过是个莽夫,自己又何必与他计较呢,不会报复他,这就是儒家宣扬的以德报怨。
在孟子的眼中,君子是个完美的人物,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他说一个正人君子是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因为君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坦坦荡荡的,他心中无愧便不用害怕任何事。如果说君子有什么忧虑的事情,那就是忧虑自己的德行不够高,自己的修养还不到位,自己还不能与古代的圣人相提并论,这才是圣人要担心的,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克服内心的恐惧,把时间都用来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才是君子真正要做的事情。
孟子的这一套理论虽然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对于提高个人修养还是有作用的,对于缓和阶级矛盾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于孟子的诗有什么
孟子是先秦时期的文学大家,读《孟子》一书总会被他的一气呵成、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辩论所吸引,所折服,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语言大师,为我们创造出了在今天看来依然耳熟能详的常用的成语,而且孟子的很多名言都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非常优美,常常被后人引用。
孟子非常善于运用排比,因为他因为辩论,首先就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比如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等等,都是非常有气势的。
同时他还很善于用对比,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都成为后来的千古名句,常常被人引用。虽然孟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因为在先秦时代,诗歌还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形成,但是孟子在他的论断中所运用的大量的修辞手法,把将道理的学术论文写得生动有趣,而且里面很多小故事也不会让人感到枯燥晦涩,还常常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击掌称赞,这就是孟子的功夫了。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孟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文章中常常把《诗经》、《礼记》、《春秋》中的语句信手拈来,可见是熟读过得,而且还能创新地为他所用,活学活用,才能有这么多经典的诗句出来。
解秘孟子少时的故事
孟子少时和孟母戒子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汉朝的《韩诗外传》。孟子,原名轲,字子舆,邹国人。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和后世的朱熹、王阳明合称为“孔孟朱王”。
说的是孟子小的时候,当他在读书的时候,他的母亲在他旁边织布。孟子背到一半的时候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接着背了下去。孟子的母亲听到后就问他:为什么背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了。孟子说:忘记了,过了一会又想起来了。孟子的母亲于是拿起到,割断了她正在织的布,说:这断掉的布,还能重新织吗?孟子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敢忘记书上的内容了。
孟子的母亲是一个好母亲,曾经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三次搬家。在教育子女的这方面,孟子的母亲更是言传身教,通过她亲手割断自己所织的布,旨在告诉孟子这样一个道理,为学要认真,必须全神贯注,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一气呵成。通过她的教育,使得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长大后,成为了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而从父母教育子女的角度来看,教育孩子应当采用正确、适当的方法,如果教育方法不好,不仅不能使孩子接受,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用对了教育方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思想家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众所周知,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人的孟子有“亚圣”的美誉,他的学术成就是非常高的,被誉为先秦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一生都十分尊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并且效仿孔子周游历国,最后也是郁郁不得志,美誉实现他的理想抱负。
孟子的为人处世是很令人敬佩的,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族,从小生活艰苦,而且又自幼丧父,全靠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历经艰辛把他养大。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有“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典故,可见是费尽心思才把孟子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人。所以孟子对母亲十分孝敬,他曾经很想远游,见识世面,但是一想到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要侍奉,就会不忍心,于是他就在家乡附近教书,一有时间便回家陪伴母亲,直到母亲去世,孟子又守孝一年,才依依不舍离开家乡周游历国,他是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最好的实践者。
孟子还是一个很善于辩论的人,这一点与儒家其他的学者不同,他们通常放不下读书人的身段,不屑于或者说不善于与人争辩,但是孟子没有故步自封,他在向国君和诸侯推销自己的理论的时候,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将故事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就在气势上压倒对方,野史上甚至记载孟子就是因为与张仪的辩论处于下风,一气之下,吐血而亡的,可见孟子有其真性情的一面。
孟子戒母的故事讲诉了什么
孟母戒子的故事,出自于西汉时期的韩婴的著作《韩诗外传》,《韩诗外传》每一条以一句《诗经》中的话来引文总结,并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等组成的一部杂编。
孟母戒子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孟子的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早早就死了,只剩下他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有一次,他在背书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在他的旁边织布。孟子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又接着继续背诵。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忘记了书中的内容,就把他叫过来,问他说:你背书为什么背到一半的时候要停下来。孟子说: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忘记了,过了一会又想起来了。孟子的母亲就拿起手里的刀,割断了他正在织的布,说:我现在把布都割断了,还能继续接着再织吗?从此以后,孟子读书就更加认真专心了,再也没有忘记过书本中的内容。
孟母用刀割断自己的织布,用以警示孟子背诵的时候不可遗忘,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读书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告诉我们,读书必须读熟,否则就有可能随时遗忘。而作为小辈,应该理解长辈的教导,擅长和长辈沟通。
对于读书为学的态度,应该谨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不可半生不熟。而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也要言传身教,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子女的目的。而正是孟母的这种教导,才让孟子日后成为了一个大思想家,政治家。
关于孟子的资料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集大成者,他为发展和壮大儒家学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他吸收了孔子的部分主张,但是又发展了自己的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广阔饱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孔孟思想最大的区别,但是他们都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孟子跟孔子一样都是山东人,而且人生经历也跟孔子很相似,都是年轻时周游历国,但是总是显得不合时宜,他的学说思想总是不被采纳,只好郁郁寡欢。即使孟子通常显得很慷慨激昂,善于辩论,咄咄逼人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孟子也是很寂寞的,因为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很难得到采纳,也是不合适的,孟子的失败是注定的。
孟子平时总是满口仁义,希望人人都能做正人君子,他曾经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不然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这些道理本身都没有错,也常常能使人信服,不过这些用在约束个人,提高个人修养的方面还有用,但是治理国家毕竟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也不能靠仁义道德,提高人的修养来简单处理,一个全部都是君子的国家一样是会发生矛盾的,个人的修养决定不了国家的繁荣强大。不过孟子提出尊卑有序,用亲善来改善缓和社会矛盾在社会矛盾突出的初秋战国的乱世中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但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孟子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