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寨主宋江为何不喜欢“立功心切”的汤隆?

  从古至今,子承父业都是一件令人称道的事情。

  尽管如此,我们仍旧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祖上家传,不忍舍弃,就想怎么将老祖宗的东西传给子孙后代,以便发扬光大,谋个饭碗。而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封建社会“世袭”的力量,这有点像俗语里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子孙后代有多么的不肖无能,依靠祖上的恩泽,仍然不失衣食无忧,甚至是荣华富贵。这种现象,如果单纯站在社会道德舆论的角度上看,前者令人称道,后者遭人唾弃。

  但事实却是,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闹剧从来都是此起彼伏,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之所以这么说,不是要全盘否定,一概而论。其实在很多时候,即便是依靠了老子的威望,也仍然有成不了气候的。对此,民间似乎更有中肯的说法——“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样的因果轮回,但《水浒传》中的那个“金钱豹子”汤隆显然就有着类似的经历。

  要说汤隆,按现在的说法,怎么着也算得上是一个“官二代”了,父亲老汤曾经做过延安府的知寨,比当年“小李广”花荣的职务还要高出半级。不知道这老爷子当时怎么想的,自己做了朝廷的知寨,却没有及时安排儿子汤隆进入军营。或许也曾有过如此打算,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因病死在了任上。老爹匆匆走了,汤隆一下子失去了依靠。为了填饱肚子,只能靠打铁为生。

  可能与从小生长在军营的环境里有关,这汤隆不仅铁打得好,还从此迷恋上了武艺功夫。后来,趁着打铁的间隙,又专门为自己打造了一把铁瓜锤,也就三十来斤重的样子。没事的时候,拿起来舞一番,逗逗乐子,练练筋骨。还别说,经此天天练习,那铁瓜锤练的是越来越好,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敌。如此一来,汤隆就有些忘乎所以了,打铁的时候也经常心不在焉。

  有一天正干活呢,脑子突然又走神了。这里手握着锤头往下落,脑子里却想着那铁瓜锤怎么舞才能更好看些。结果一不小心,打铁的锤子就砸偏了,通红通红的铁星子溅起来,一下子就蹦到了汤隆的身上,把汤隆烫得是满身麻点。从此以后,汤隆就有了一个“金钱豹子”的绰号。

  却说这天,汤隆的兴致又上来了,撂下手中活计,抓起那把铁瓜锤就舞了起来。可能是这天情绪有些高涨,舞着舞着汤隆就有些收不住手了,最后一下子将路上的压街石打了个粉碎,惹得众人是一片喝彩。见此情形,汤隆更是得意,正在那里吹呢,刚好梁山泊的戴宗和李逵从此经过,看了汤隆的表演,戴宗倒没说什么,李逵却忍不住了,伸手就去拿那把铁锤,嘴上还说了一句“什么鸟武艺,看了倒污眼”。

  这一下不要紧,汤隆顿时不干了,说“我借与你,你若使不动,就吃我一顿脖子拳”,李逵也不说话,抓起瓜锤如弄弹丸般耍了一回,然后轻轻放下。再看李逵,端的是一个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就这几下,直接把汤隆给震住了,想平日里都是别人捧着,还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呢。现在看来还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看李逵舞完,汤隆立马就跪下了——“愿闻哥哥大名”,李逵哪里敢说,只是轻声说了句:“先到你家去吧”。

  到了汤隆家中,几人互通姓名,汤隆才知道是梁山好汉到了。于是就请求戴宗、李逵带自己一道上梁山。李逵见他是个打铁的,山上也用得着,就满口答应了。上了梁山之后,李逵又及时向宋江做了引荐。宋江想既然有打铁的技术,那就去负责为山寨打造兵器吧。按说这个岗位也很不错了,军工企业,又不用上战场,一般人想来还没有那个技术呢。但汤隆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觉得这个工作太乏味。以前没办法,为了养家糊口,只能一天到晚和那些废铜烂铁打交道。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解密:寨主宋江为何不喜欢“立功心切”的汤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