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三下南唐”呢?

  在民间流传着宋太祖三下南唐的故事,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将这一故事演绎得鲜活生动。由于时代久远,关于这一事件的史料记载很少,我们无从考证它的真实性。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它曾经真实发生过。但是从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来看,人们有意夸大了故事的发展,将其演绎成一种传奇故事。

  《宋太祖三下南唐》是几年前刚出版的一本大宋系列的丛书。它在故事的基础上加以改编,使其更带有神话色彩。在此书中甚至还出现了妖道、法术之类的情节。

  错杀功臣郑恩的宋太祖遭到赤眉老祖的不满,他让自己的徒弟余鸿投到南唐李景的阵营里,兴兵作乱,企图造反。宋太祖赵匡胤率兵亲征,却中计被困于寿州城。

  郑恩的儿子和夫人,不计前嫌,前来营救赵匡胤。高君保和刘金锭也从潼关借来兵马前来救驾,并展开了一系列斗法施道的故事。最后,余鸿被擒杀,南唐自此被平定。

  其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战场上打斗的场面,应接不暇的妖术,布阵等描写,让人有种在看《封神榜》的既视感。这个故事应该是在宋朝统治时流传出来的,因为简单的来看,有点像宋太祖率领将士一路斩妖降魔,终于平定天下的故事。

  不管它是真实的历史也好,虚构的神话故事也好,都能帮助我们在一定程度了解历史。这段宋太祖三下南唐的故事,多少都给赵匡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方略到底是什么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文功武治都堪称一流的皇帝,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并且积极的对外用兵很快消灭了很多的割据势力,使得国土的面积大大的提高,在进行对外用兵的时候赵匡胤统一方略到底是什么?赵匡胤的统一方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赵匡胤统一方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赵匡胤采取的策略是首先攻占荆南和湖南等地,荆南、湖南南北相邻,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所以如果占领荆、湖,就能够起到割裂江南诸国,做到各个击破。所以赵匡胤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公元963年,宋朝攻占了这一地带,为统一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964年,宋军分兵两路进攻后蜀,公元965年宋军取得大捷,分兵两路进攻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平定荆湖、后蜀后,南唐、吴越主动的表示对宋臣服,只有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公元970年,宋朝进军南汉,公元971年,采用火攻击破了南汉招讨使郭崇岳,之后又攻陷兴王府,刘鋹投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李煜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却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公元974年赵匡胤对南唐用兵,不到半年就攻破了南唐都城,李煜投降,南唐灭亡。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对南方各国的用兵堪称是一帆风顺,可称得上是所向披靡,赵匡胤有生之年就统一了南方,在其后赵光义又很快灭掉了北汉,并且对辽国用兵,实际上也是执行的赵匡胤的统一方略。

  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是什么

  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是一世英名的汉武大帝发明的,从此被历朝历代的君王沿用,在宋代也不例外。宋太祖是这个朝代里面年号用的最少的一个,但也是用了三个的。

  宋太祖第一个年号叫做建隆。顾名思义,就是“建设兴隆”的意思。这个年号的开始,在于一个叫做“黄袍加身”的典故。当初宋太祖还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权利比较大的将军。

  因为皇帝不行,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意思。手下有人猜测到了他的心思,就发动了事变,把龙袍披到了宋太祖的身上。从此之后,宋太祖就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新的皇帝即位,肯定是要用新的年号的,他的年号就是“建隆”。

  第二个年号叫做乾德,意思是“感谢上天的恩德”。宋太祖刚刚接手宋朝的时候,百废待兴,可是后来因为他的励精图治,所以景象大为改观。

  他于是就要换一个新的年号来庆祝一下。为了表示自己的特殊,要求手下想一个之前从来都没有人用过的年号。于是他的手下就想到了“乾德”这个词汇。虽然后来证明后蜀也曾经用过这个,但是这个词的寓意还是不错的。

  第三个年号叫做开宝,这是宋太祖用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了。“开宝”的意思不用过多解释,很多小国都开始采用这个年号。在这个时候,宋太祖已经是基本统一全国了。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简介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对于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虽然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的文化空前的发达,但同样也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得格外的弱小。故事发生在建隆二年,赵匡胤宴请石守信和高怀德等禁军的高级将领,并在酒席上威逼利诱地说了一番话,唬得石守信等人第二天都纷纷称自己年老体弱。请求解除兵权、告老还乡。这个在酒宴上不动一兵一卒,轻易而和平地解除将领兵权的事情被称为杯酒释兵权。诚然,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统治才出此下策的。同时,他也是为了避免黄袍加身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将领身上。

  从宋太祖赵匡胤的角度来看,他这样做也是一种自保,一种策略,杯酒释兵权事件也无可厚非。它无关正义感,或者说它是每一个帝王的真实心理写照,甚至,这样看来,赵匡胤比某些皇帝仁慈多了。

  但是,在我看来,“杯酒释兵权”无非是“狡兔死,走狗烹”的一种变相存在。皇位刚坐稳,就想打发走那些为自己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这未免太让将士寒心了吧。

  赵匡胤披着一件“伪善”的外衣,一点粮田,一点银饷就把功臣们打发了,反过来,将士们还要对他感恩戴德,实在是让人感慨。

  赵匡胤武夫开文治的故事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周朝的大将,跟随着周世宗柴荣戎马倥偬,经过的战斗不在少数,说其是武夫是完全符合当时的事实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武夫在取得天下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兵不血刃,并且在当上皇帝之后也积极用兵,但是最后多是接受这些国家的投降,可以说其统一过程中也做到了伤亡最小。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史学家称赵匡胤武夫开文治,这是对赵匡胤的真实评价,也是最高的评价。赵匡胤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说开创了五代十国之后的一代盛世,形成了历史上的“建隆之治”。

  赵匡胤执政之初,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情况下,北面契丹和北汉威胁着宋的安全,南有南唐等一些小国家。宋太祖在执政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很快统一了国家,并且实施了“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革除了五代时期的弊政,国家很快出现了稳定、和平的局面。特别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更是在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通用的成语。可以说“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武夫开文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公元961年,也就是陈桥兵变赵匡胤当上皇帝后的第二年,赵匡胤退朝后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留下饮酒。酒桌上说出了自己想要让他们解除兵权回乡养老的想法,可以说是威逼利诱,诸将官于是听从了赵匡胤的意见,第二天就纷纷辞职回乡养老了,赵匡胤赐一一准奏,并且给这些将领优厚的退休金。赵匡胤比起汉高祖和明太祖的杀功臣的方法要高明很多。在赵匡胤的统治下,大宋经济文化等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赵匡胤武夫开文治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

  宋太祖赵匡胤以诚收吴越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皇帝,无论是“杯酒释兵权”事件还是“黄袍加身”事件,都无处不彰显着他的老谋深算。也正是他的智慧。

  让他从无名小卒,一步一步走上皇位,走到九五之尊的高度。他那深谙人心的眼睛,总能直入别人的心底,击中要害。今天要说的“以诚收吴越”的故事也不例外。

  与其说他是以诚收服的吴越,倒不如说他是以心机取胜。当时,赵匡胤已经平定了南唐,并决定一鼓作气吞并吴越。深谙“唇亡齿寒”的道理的吴越国王钱俶,意识到国家的安危已经危在旦夕了。于是他便带着自己国家的地图,亲自来拜访赵匡胤,以示臣服之意。

  钱俶虽然名义上是要归顺大宋,但是实际上依然心存侥幸。他想通过贿赂朝中大臣,以保住吴越国,宰相赵晋更是他贿赂的重点对象。但是他活动了几个月,不曾见有什么结果,便想回国。大臣们纷纷上奏求情杀了赵晋或者是作为人质扣留,可是赵匡胤却决定把他放回去。大臣都很不能理解,觉得宋太祖这么做无异于放虎归山,错过这个好机会,将来就很难控制吴越。

  其实赵匡胤不傻,他送钱俶回国自有他自己的用意。原来,当时钱俶快出宋国国界时,赵匡胤送给钱俶一筐大臣写的奏折,都是些反对送钱俶回国的奏折。钱俶不仅感动于他的诚意,更怵于他的威力,半年后就将城池献出。就这样,赵匡胤不用一兵一卒就使吴越归顺于他。这不是心力上的比拼是什么。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三下南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