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究竟是什么样的

  作为明朝的特务机构之一,相信锦衣卫给大家留有不少的印象,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他们的形象刻画,身穿飞鱼服,手执绣春刀,各个武艺高强,甚是威风。那么这些影视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史实呢?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飞鱼服、绣春刀呢?不要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锦衣卫当中的“锦衣”二字就反映出了其服装上的特殊性,当时明朝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对于服色等级那都是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一旦你逾越了,对不起,杀无赦。按照当时的制度,锦衣卫的正三品堂上官才可以穿大红色飞鱼服,佩绣春刀。

  那么肯定有人好奇了,飞鱼是个什么鬼,其实所谓的“飞鱼”就是尾巴像鱼尾的四爪龙,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斗牛”、“麒麟”以及“蟒”这四种图案。这其中“斗牛”是直角的四爪龙,“麒麟”是牛蹄龙形的动物,至于“蟒”则是有四爪而不做其他变形的龙,绣有这四种图案的衣服分别称为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以及蟒衣。它们不在当时的官服制度之内,而是属于皇上赏赐的赐服,等级非常的高。

  既然是皇帝赏赐的东西,那做工、质量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一般都是采用罗、纱、云缎等高级材料制成,多为大红的底色(也有紫、青、蓝等其他颜色),采用妆花、织金等复杂工艺制成,胸前分别是龙头和龙爪,龙身直接绕过肩膀,龙尾在身后。在这四种图案的赐服中,蟒衣是最高等级的,之后依次是飞鱼服、斗牛服和麒麟服。

  这里需要说一下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锦衣卫都能够穿飞鱼服,能穿飞鱼服的基本上都是锦衣卫军官,至于将军、校尉和力士,则是根本都不够资格穿的。此外飞鱼的图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则,可以带翅膀,也可以不带翅膀;飞鱼的图案可以做成胸前的补子,也可以做成过肩的通肩袍;可以用在圆领衫、直身亦或是道袍上,也可以用在贴里、曳撒等其他的服装上。所以说当时的明代人也不太容易分清楚这些区别,虽说我们前文说到历代的明朝皇帝对此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往往由于皇帝自己也是胡乱赏赐,从而导致情况是越来越乱。

  说完飞鱼服,我们再来说说绣春刀。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哪类刀属于绣春刀,所以这就给后代留下了许多可以猜想的空间。根据《大明会典》之类的典籍以及一些明清笔记中的记载,比如,“本朝文武大臣扈从车驾,则赐绣春刀、椰瓢、茄带”、“锦衣卫官登大堂者,拜命日,即赐绣春刀、鸾带大红蟒衣飞鱼服,以便护大驾行大祀诸礼。”等等,可以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那就是绣春刀很有可能是一种礼器,主要是赐给近臣在祭祀、出行、礼仪等特殊场合使用的。

  不过话说回来,锦衣卫在执行特殊公务的时候,使用这种配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特务需要动刀子的机会并没有影视作品中宣传的那么多,所以一旦真的动起手来,这种仪仗佩刀用于实战的可能性也还是蛮大的。

  虽说“绣春刀”流传至今,并没有确凿的实物传世,但是后代的很多人还是根据当时明朝的绘画对其进行了考证,认为其具体样式应该和明代常见的腰刀相类似,只不过刀身相比较之下要稍微短小一些,而且整个刀身有弧度,便于守刀和拔出。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刀鞘上面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另外,这个并非是锦衣卫的专利,像其他的留守卫、旗手卫等亲军也都是可以佩带的,文武大臣扈从皇帝车驾时也会获赐绣春刀。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揭秘: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究竟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