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剧《失空斩》这一选段中,讲述的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情节。戏曲中马谡因布置不当而遭遇滑铁卢,使得街亭据点被司马懿突破,司马懿突破街亭据点后,围困诸葛亮在西城。诸葛亮使出空城计巧妙吓退敌军,在率领大军返回汉中后,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斩杀了马谡。但里面疑点重重,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而史书记载了马谡的三种结局,马谡的结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人物生平
马谡,字幼常,荆州襄阳人,随刘备入蜀后,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因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他受到诸葛亮的喜爱、器重。但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还需要对他细细考察。诸葛亮听闻刘备的遗言后,通宵达旦和马谡讨论军国大计,由于马谡分析问题见解独到,诸葛亮便对他放下心来。在诸葛亮南征时,马谡又献上攻心计,为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指明方向。
深夜按,刘备、诸葛亮对马谡的不同看法源于两人出身不同,刘备出身贫寒,为人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和马谡的不切实际夸夸其谈大相径庭,说白了刘备看人的角度是马谡能不能办事,而不是光说不做。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出身士族,为人潇洒健谈,对马谡的言论颇为看重,有惺惺相惜的感觉。换种说法马谡提到的军国大计能够切中国家要害,这就是诸葛亮违背刘备意愿重用马谡的原因。
二、街亭战败
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时,他身边的左膀右臂分别是马谡和杨仪,马谡“好论军计”,能够为诸葛亮出谋划策,而杨仪办事利索,负责行陈规划,所以马谡是诸葛亮的智囊。诸葛亮不顾众将的意见,断然派马谡前往街亭,让王平作为副官,是想以马谡的才智、王平的经验来抵挡张郃大军,从而把马谡培养成独当一面的统帅。但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安排布置,被张郃截断水源,最终士卒溃败,使北伐事业功败垂成。
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将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放在了凉州。诸葛亮出师北伐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逼降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后,凉州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但此时魏主曹睿坐镇长安,并派张郃率领五万精兵先行抵抗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扩大战果,达到完全占领凉州的目的,就派马谡阻击张郃。所以说马谡的目的是牵制敌军,而不是歼灭敌军。
深夜按,马谡其人好论军计,能够把战争局势、敌国心理拿捏得很到位,所以他揣测张郃一定会加速前来,并且急于和蜀军开战,从而把蜀军驱逐出魏境。为了应对张郃的速战,马谡采取了固守险要、与敌军对峙的方案。与敌军对峙的战略方针是没有错的,错的是马谡经验不足。马谡把大军安置在南山,是想居高临下来威胁敌人,从而达到牵制敌军的目的,但他忽略了大军的饮水问题,蜀军在缺水的情况下很容易溃散,这是马谡始料未及的。如果不把大军安置在南山,把大军安置在路口或者残败的城池,就要面临张郃五万大军的压力。以马谡一万兵力来抵抗魏国五万大军,胜负之数一般人很容易想到。这就是马谡违背诸葛亮安排、举措失宜的原因。总之,马谡是想用最小的伤亡来换取全局胜利,而经验不足给蜀军带来了存亡危机。试想,马谡大军食物饮水能够支撑一个月,照样在南山扎营,那张郃还会这么容易击溃蜀军吗?
三、马谡结局
《三国志》对马谡的结局有三种说法。其一,《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回到汉中后“戮谡以谢众”,这个结局被罗贯中引进到了《三国演义》中。其二,《马良传》提到马谡“下狱物故”,物故就是死亡,意思是马谡死在了狱中。其三,《向朗传》则指出“谡逃亡”,也就是马谡在战败后畏罪潜逃。部分学者将这三种说法联系了起来,即马谡畏罪潜逃,后来被捕获入狱,并被诸葛亮判处死刑,但没有行刑就死在了狱中。
深夜按,诸葛亮对赵云、高翔等将领没有处死,为什么非要处死马谡?原因一,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安排,而其他将领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办事;原因二,马谡兵败潜逃,造成了恶劣影响;原因三,诸葛亮没有用魏延、吴壹来坚守街亭,马谡又失败,如果不杀掉马谡,以后谁还听从将令?至于马谡逃亡,史书记载很少,其逃亡时间的不同,会使事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如果是战败后逃亡,就是说马谡没有回到诸葛亮处,那么马谡就是目无军纪;如果是马谡回到汉中后逃亡,这就属于蜀国法律的管辖范围,就要按照律法来进行惩戒。从马谡造成的影响看来,马谡应该是战败后逃亡,目无军纪性质比较严重,会对军队的战斗力造成影响,这就是马谡死亡的主要原因。
马谡的事迹告诉我们,做错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误视而不见,从而以后还会犯更多的错误,所以说要勇敢地面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