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雍正皇帝用啥手段对付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在皇位上坐了六十多年,阅人无数。他对自己的儿子们又格外用心,胤禵只是一个贝子,他的前面有十几位兄长,康熙皇帝挑选他到西北带兵,独挡一面,肯定有他的理由,当然也有很深的用心。胤禵被任命为大将军,用雍正皇帝后来的说法是:父皇老年时,知道胤禵性格愚鲁,有叛逆性,留在北京肯定会胡乱挑事,正赶上西北打仗,于是派胤禵到前线去,为的是疏远他。胤禵在前线也不太安份,“伊在军前,贪婪淫纵,恶迹种种。”带兵打仗不是儿戏,清代康熙年间,大清帝国的外来威胁,主要在西北方向。假设胤禵果真像他四哥所说的又蠢又胡来,康熙皇帝应该留他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时刻看管,怎么敢把他派到遥远的西北,承担那么重要的任务?

  实际上,胤禵在西北前线的处置没有出现什么大错。康熙六十年十月他被召回北京,康熙皇帝面授机宜。第二年三月,胤禵重新返回西北,那以后不久,康熙皇帝突然去世。雍正皇帝下令召回胤禵,一方面强调西北军务重大,一方面又说父皇的丧事,如果胤禵不回京,恐怕于心不安,所以让胤禵快快回来。可是,当胤禵快到北京的时候,雍正皇帝又禁止他进城,要他等在景陵,等待父皇的丧葬大礼。雍正皇帝的做法,首先是让胤禵与他掌握的西北军队脱离开,然后再禁止他进北京城,又把他与其它的皇子们分隔离开。胤禵留在景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实际上,就算胤禵一直留在西北,他的机会也不大,因为雍正皇帝早已经在他的身边安排了自己人,那就是年羹尧。

1.jpg

  胤禵一直被晾在景陵,按照雍正皇帝的说法,是让他时时可以瞻仰父皇的陵墓,痛改前非。胤禵的心中必定怨恨交加,对雍正皇帝的态度当然不会好。对此雍正皇帝一样一样都记在心里,说他:“在朕前放肆傲慢,犯礼犯分”。

  雍正皇帝先是给胤禵一个郡王的爵位,很快又降为贝子,雍正四年开始,胤禵和他的儿子被关押在寿皇殿。几年之后,有一个名叫蔡怀玺的人秘密写了一封信,投进胤禵的院子里,信中称胤禵为皇帝。胤禵不想惹事,把秘信当中的一些话语剪掉,藏了起来。胤禵还对监视他的将领说这是一件小事,可以随便处置,不必声张出去。雍正皇帝据此认为,胤禵此时仍然不老实,心中还有悖乱之意,不知悔改。

  这种指责,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雍正皇帝对这位同胞小兄弟的监视有多么严密。

2.jpg

  直到乾隆皇帝即位,才把这位十四皇叔放出来,胤禵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年。因为与雍正皇帝是同胞兄弟,胤禵最终没有成为阿其那和塞思黑,没有像他们那样,因为莫名其妙的腹疾死在牢狱之中。

  胤禩、胤禟、胤(左礻右我)、胤禵等人被监禁,他们属下的一些官员和太监也受到连累,一些太监被流放到广西。根据被捕者的描述,在湖南向众人散布宫廷流言的那些行人,都是旗人模样,再梳理一下最近几年从北京遣往广西的人犯,只有胤禩、胤禟等人身边的太监。至此,雍正皇帝终于明白了,制造流言的大奸大恶之徒到底是谁。

  雍正皇帝要让天下人都明白这件事,要为自己辩白,于是亲自写了《大义觉迷录》,刊行天下。但是,这种事往往是旁观者看得更清楚。他的儿子乾隆皇帝在雍正十三年八月继位,到了十月,就下令把曾静和张熙处死,《太义觉迷录》也被列为禁书。

  想必乾隆皇帝认为,父亲在《太义觉迷录》中说的话太多,反而露出许多破绽,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揭秘历史:雍正皇帝用啥手段对付十四阿哥胤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