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篇文章

标签:教育 第3页

南北方的教育差距 让明朝皇帝头疼了200多年-历史故事

南北方的教育差距 让明朝皇帝头疼了200多年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明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折,在宋朝时期,培养出了的文人还是比较有实际价值的。但是经过元朝的折腾以后,明朝的科举制度开始走上畸形的道路。在明朝科举考试中,忠君是第一位的,至于能力问题可以向后排。君主权力开始无限扩大,官本位的...

历史解密 阅读(60)
简体字“爱”民国教育已普遍使用 曾现于北魏碑刻-历史故事

简体字“爱”民国教育已普遍使用 曾现于北魏碑刻

  “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翼,有雲无雨,開関无门,鄉里无郎,聖不能听也不能说”,同样是一个“爱”字,一说贬其内涵降级、美学凋零。而换一种解读,则为简化字“洗白”。发酵于互联网的这场...

历史解密 阅读(52)
民国教育的畸形化发展:按需分配的专才式教育-历史故事

民国教育的畸形化发展:按需分配的专才式教育

  教育与国家、民族、家庭、个人关系密切而重大,教育体制的些微调整都与被影响人群命运息息相关,受影响者对此自然极度关心、极度敏感。一些细微的调整,受益者与受损者态度自会冰火两途,截然相反,矛盾重重。如果这种供需长期严重失衡,矛盾长期得不到缓...

历史解密 阅读(56)
清代皇家子弟6岁开始读书 一年假期总共只有3天-历史故事

清代皇家子弟6岁开始读书 一年假期总共只有3天

  高高在上的皇帝,表面看似风光,内里却有种种鲜为人知的苦痛。   就说童年吧,本该是玩乐的开心时光,可身为皇帝,一言一行关系国计民生,就连童年这本该无忧无虑的时光,都不能随意尽兴。为了让皇帝从小谨言慎行,将其培养成治国良才,历朝历代的老祖...

历史解密 阅读(52)
清代皇子一年只能休息5天 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历史故事

清代皇子一年只能休息5天 康熙读书曾累到咳血

  在历代皇帝中,清代对子弟教育最严格。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

历史解密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