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篇文章

标签:教育 第2页

清朝皇子们学习压力有多大:一天学习十小时-历史故事

清朝皇子们学习压力有多大:一天学习十小时

  清代帝王吸取了前朝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因此清朝多数皇子精通经史、策论、诗词歌赋与书画等,并善于骑射。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也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高的。   清统一中国后,皇族教育在制度上更加完善、正规。康熙在位的时候,诸皇子分...

历史解密 阅读(62)
解密晚清小学的课本:竟有海伦凯勒的著作节选-历史故事

解密晚清小学的课本:竟有海伦凯勒的著作节选

  偶然的机会,见到一套百年前的《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震惊之余,颇感惭愧!想不到自夸“站在时代前列”的我们,在教育上竟落后于我们的前辈——至少在小学语文教育上可以这样说。   这里不能不先做个说明:这套书编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

历史解密 阅读(51)
解密民国时期的学区房:附近学校的学生有优势-历史故事

解密民国时期的学区房:附近学校的学生有优势

  严格讲,在民国人心目中,是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的,因为那时候小孩上学不受户籍限制,北京的学生可以到上海就读,东城的学生可以到西城就读,农村的学生可以到市区就读,只要你能通过入学考试(在民国上小学也有入学考试),只要家里出得起学费,想去...

历史解密 阅读(60)
明代教育家黄佐:学生若逃学 老师可"罚其父兄"-历史故事

明代教育家黄佐:学生若逃学 老师可"罚其父兄"

  秋季入学的新生们陆续开学了,虽然总是说现在的孩子们辛苦,但和以前学校的规矩要求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春秋时期开始“文化下乡”   我们现在称呼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私学...

历史解密 阅读(62)
古人的读书指南:《读书分年日程》重视温习-历史故事

古人的读书指南:《读书分年日程》重视温习

  元初教育家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多被视为推荐书目的先导。日程所指示的读书次第和读书方法对后世,尤其是对清代以来的读书风气影响较大。对于一般读书人而言,《读书分年日程》是循序渐进的读书指南,更重要的是它成为读书人自我评判的准则,...

历史解密 阅读(64)
民国初年房价:成大教务长10年工资能买“王府”-历史故事

民国初年房价:成大教务长10年工资能买“王府”

  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龙桥乡有一位名人,姓吴,名君毅,生于清朝末年,参加过科举考试,十八岁中秀才,十九岁留学日本,后来又去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德国柏林大学进修,归国后在北京法政大学担任经济系主任,学贯中西,年轻有为。   192...

历史解密 阅读(65)
解密:中国的父母缘何十分热衷于“打屁股”?-历史故事

解密:中国的父母缘何十分热衷于“打屁股”?

  俗话说,“颈项缚绳子,屁股打板子。”在古人看来,屁股似乎是天生挨打的。细究起“打屁股”历史,“父母打”远早于老师体罚学生。   由于崇尚“棒打出孝子”的传统家教理念,远在先秦时,中国家长就把打孩子立为“家规”。《管子·形势》中称:“弱子...

历史解密 阅读(54)
古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起源在哪?-历史故事

古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起源在哪?

  古代老师喜欢“打屁股”除臀部生理上适合体罚、不易致残和外露外,还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打屁股”这种教育方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从《易经》上可窥一斑,第43夬卦第四爻是“臀无肤,其行次且”,第44姤卦第三爻是“臀无肤...

历史解密 阅读(53)
解密:古人的读书与为学治学有哪些讲究和门道-历史故事

解密:古人的读书与为学治学有哪些讲究和门道

  古人读书,五六岁以“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蒙,识字写字。之后学习对对子并诵读《幼学琼林》、《蒙求》等,随后习诵《千家诗》等诗词文赋。再后即进入《五经》或《四书》系统。唐宋间,主要研习《五经》,明清两朝以《四书》...

历史解密 阅读(64)
古代孩子也分“快慢班”:学校考试不过也需要补考-历史故事

古代孩子也分“快慢班”:学校考试不过也需要补考

  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   那么,古代的孩子几岁入学?学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怎么考试?如何评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哪些手段?   古人几岁开始上学   现在孩...

历史解密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