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即位,建立明朝。建国之后,为了统一天下,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洪武元年八月,大军攻破元大都,元顺帝仓惶北窜,元朝灭亡。明军随即挥师西进,攻取山西,略定甘陕。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明朝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分别从陕西和湖北两个方向攻打割据四川的明夏政权。同年七月,进围成都,夏后主明升势穷力尽,出城投降。至此,明朝基本统一了全国。
巴匝刺瓦尔密
但在西南边陲,镇守云南的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雄踞一方,桀骜不驯。他仍奉北元为正朔,与之遥相呼应,意图恢复蒙元统治。朱元璋数次遣使劝降,均遭拒绝,派往的人也惨遭杀害。巴匝剌瓦尔密以云南山川险阻, 道路艰远, 大明虽有勇师百万, 亦难鞭及,因此拒绝和解,更莫说投降了。
太祖平滇
为了消灭蒙元残余势力,夺取云贵地区控制权,朱元璋决计用兵,发动了平滇战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令诸将简练士卒,凡二十四万九千一百,克期征讨云贵。而担任此次南征主帅的人选,正是被朱元璋比作西汉名将霍去病的颍川侯傅友德。有人可能会问,傅友德是何等人物?竟能受此殊荣。
傅友德剧照
傅友德,安徽宿州人,明朝开国名将。年少时参加红巾军,随李喜喜入蜀,喜喜失败后,改事明玉珍、陈友谅,均不受重用。朱元璋进攻江州时,傅友德率所部归附,朱元璋觉得他异于常人,便任用为将军。鄱阳湖大战,傅友德驾轻舟挫败陈友谅军前锋,身负重伤却愈战愈猛,在泾江口大破敌军。明朝元年,以偏裨随常遇春北伐,傅友德常为先锋,战无不胜,威震敌虏。尤其是太原之战,傅友德以五十骑兵击退了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率领的一万多蒙古铁骑,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洪武四年(1371年),与汤和分道伐蜀,一路过关斩将,蜀人闻之破胆,朱元璋作《平西蜀文》时盛赞傅友德功劳第一。洪武五年(1372年),随征西将军冯胜北征大漠,当时共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唯有傅友德大获全胜,七战七捷,立下不世奇功。纵观傅友德戎马一生,从无败绩,被朱元璋称赞“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南平云贵
当时,云贵地区还不属于中国。从公元339年南中豪强爨氏独霸宁州开始,云贵地区便自成一体,相继建立了南诏国、大理国。这个以西南夷为主体的山中之国,虽然时而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却始终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形成“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的称雄局面。明朝初年,云南、贵州的局势比较复杂。除了手握重兵据险谨守的元梁王,还有各族土司武装盘踞,实力亦不容小觑。自元朝设置土司制度以来,当地的少数民族酋长相当于“土皇帝”,权力极大,形成了独立王国。平日里他们各自占山为王,一旦遭遇外来入侵,就会联合起来抵御。
傅友德将军剧照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大军自南京出发,逆江而上。沿途招募军伍,兵至湖广时征南大军人数达30万。这一军事行动被后世称为“调北征南”。傅友德兵分两路,从东、北方面进攻云贵:北路由郭英率兵5万,由蜀南沿武侯旧道直趋乌撒(今贵州威宁);东路是傅友德亲率大军由湖南辰、沅入黔,攻克普定、普安。十二月,进抵云南曲靖,于白石江大败达里麻十万守军,元梁王闻讯后自缢而死,明军随即攻克昆明。次年,进攻大理,俘段明。分兵攻取威楚、丽江等地,云南平定。
七星关--调北征南古战场
残元势力被清除以后,并不意味着战争就此结束,当地少数民族的反抗仍旧是此起彼伏。如洪武十五年九月,昆明地区的土司杨苴乘明军主力在乌撒平叛、云南城防薄弱之机,纠集诸蛮二十余万攻城,驻师乌撒的傅友德闻之,急派沐英率精骑万余驰援。
为了维持云贵高原的稳定,朱元璋谕示傅友德:“南多山蛮峙伏,荆木丛生,攻则宜集众,守则宜诏抚,适长治久安,撤则反矣。”于是傅友德沿着滇黔通道,在战略要地分兵部将,建置卫所屯垦,数十万明军从此留镇西南。为稳定军心,使汉族将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于逃散、脱籍,朝廷规定军人必须携带妻室儿女。同时,实行移民实滇的镇戍方略。大批来自江南、湖广、江淮一带的汉族移民陆续进入贵州、云南,据《明史》、《明实录》所载,仅就洪武、永乐年间,移民人数竟多达二百多万人。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特别使当地的民族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汉族人口首次超过了少数民族。从此,云南、贵州成为中国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获罪赐死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傅友德班师回朝。因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为“颍国公”。面对功高震主的傅友德,明太祖朱元璋对他始终有点不放心,尤其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担心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驾驭不了这些骄兵悍将,于是开始罗织各种罪名大肆诛杀功臣。蓝玉案发后,傅友德虽谨小慎微,但仍旧免不了“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关于这位名将的结局,《明史》只有“明年赐死”短短四字。至于为何赐死?语焉不详。只有张岱的《石匮书》说得比较清楚。
明太祖朱元璋
据《石匮书》记载,自从蓝玉被诛杀以后,傅友德就担心功多主疑,内心惶惧不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天,朱元璋大宴群臣,侍从撤去菜馔的时候,发现傅友德有一盘菜没有吃完,朱元璋便责怪傅友德不敬,说:“去把你的两个儿子喊来”。当时,傅友德的两个儿子正在宫中担任亲军近卫。傅友德刚走出殿门,随后又有侍卫传朱元璋的话:“取他们的首级来。”不一会儿,只见傅友德提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回来,扔到了朱元璋面前。现场气氛顿时凝重,朱元璋也被搞懵了,有点下不来台,惊讶地说:“你怎么忍心下得了手!”傅友德从袖中拔出匕首,怒目而视,悲愤地说:“你不过是想要我父子的人头罢了。”于是当着朱皇帝和百官的面,挥刃自刎而死。明太祖大怒,派人抄了傅友德的家,并将其家属流放发配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云南和辽东。一代将星,就此陨落,结局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