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妻为何被称之为“皇后”?

  在中国古代宫廷里,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可是,为什么要称皇帝之妻为“后”呢?“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商颂·玄鸟》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书经·说命中》说:“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这些“后”都是指君主,所以在上古时代,“后”是帝王的称号。如大禹的儿子啓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射日的后羿。

  历史上,“后”是一会意字,“后”在甲骨文里,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但自金文将字型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了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说文解字》上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因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为女性的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还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也因而引申为“帝王的正妻”等涵义。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皇帝之妻为何被称之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