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07 篇文章

标签:汉武帝 第50页

汉武帝茂陵布局探明埋葬两万多修陵人

  汉武帝陵——茂陵,位于陕西省兴平市东9公里的渭北原上。整个陵园园区占地合60万平方米以上,有霍去病、卫青、霍光、李夫人、平阳公主等近30座陪葬墓。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规划”西汉帝陵保护项目的汉武帝茂...

历史解密 阅读(61)

揭秘:汉朝历史上张骞通西域与汉武帝的求仙动机

  导读:张骞通西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太史公用“凿空”以示张骞开拓之功,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武经营西域无疑有“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政治目的,也有“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的军事用意,通西域的这些动机已...

中国野史 阅读(73)

“汗血宝马”成大宛灭国导火索:汉武帝两征大宛

  导读:汉朝认识大宛,是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张骞告诉汉武帝:大宛有一种宝马,叫汗血马。又,传说这种马日行千里,奔跑时流的不是汗,而是血。汉武帝当时就对此十分感兴趣。随着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不断往来,汉使说:“张骞说的汗血宝马是真,但大宛不愿把...

中国野史 阅读(66)

李敢是谁?历史上李敢是怎么死的

  李敢是怎么死的?  李敢,西汉名将李广之子,与汉武帝打猎时,被霍去病射杀,此人脾气暴躁,因为李广的死打过卫青,引起了霍去兵的不满,霍也年轻气盛将其射杀,汉武帝为保霍让从人对外说李敢是坠马而死,司马迁在场,后司马迁说出了真相。  李广有三...

历史文化 阅读(63)
汉武帝击败匈奴用了四十年 他只用了几天-历史故事

汉武帝击败匈奴用了四十年 他只用了几天

在中国超过两千年的古老历史中,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一直面临中央平原农业制度,这对中央平原王朝的边境国防北部边界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古代王朝的北部游牧民族的威胁是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平原王朝对北部北部游牧民族的反击是汉族帝国,丹丹帝国和约翰·帝国...

历史人物 阅读(56)

西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有哪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颁布推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这时的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

历史文化 阅读(7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原因简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颁布推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这时的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

历史文化 阅读(63)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汉武帝最终采纳了建议。  它提出的这一观点正好符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可以使国家的思想大一统从而进一步巩固政治大一统。同时儒家思想正是适用于国家安定的状况,与当...

历史文化 阅读(6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加强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通过文化思想上的专制以求达到政治上的专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推行的政策。当时他击败了窦太后为外戚势力且南征北战打退了匈奴等外部势力的侵略,需要一个能够安定国家、统一全...

历史文化 阅读(6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是什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是什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上的一件大事。  西汉初期,为了统一封建思想,巩固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

历史文化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