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杀功臣张良?

  网上有人问刘邦为什么杀张良,毕竟刘邦在登基后杀了不少有功之人。自古帝王,都有战国勾践那样兔死狗烹的行为,一旦国家巩固了,就会猜忌身边的功臣,想方设法除掉,以绝后患。其实历史上张良是善终的,与其说刘邦为什么杀张良不如说刘邦为什么不杀张良来的贴切。

  张良是一代谋圣,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刘邦的心思。他知道刘邦坐在皇位上一直不安心,总觉得要铲除掉那些威胁汉室江山的人,所以认为应尽早离开,就像战国的范蠡一样。张良向来身子弱,经常生病,早在刘邦入关后,他就因为生病经常不出门,后来刘邦的江山趋于稳定了,他也就渐渐隐退了。除了参与刘邦想废立太子一事外,基本上远离政治核心,在刘邦铲除异性王时也几乎不参与。

137491f0894041089d82c1cc30afca04.jpg

  刘邦封给张良的食邑是齐国的三万户,张良推辞了,只要了第一次见到刘邦的留地就离开了。他说:“秦灭了韩国后,自己就成为平民,现在作为一个平民能够受封为侯并得到万户的食邑,已经很知足了。现在国家日渐稳定,朝中事有人谋划,为韩国报仇和封侯的愿望也实现了,此生足矣。”据说张良到张师山附近的黄袍山过着隐居的生活,偶尔也会授课,也有说他去修道了。

  刘邦没有杀张良,一方面是张良自身的因素,他看清形势,能够及时隐退,不贪恋权位,协助刘邦夺得江山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给韩国报仇和推翻暴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邦信任张良,数次得到张良的救助,况且张良没有异性王的兵权,在朝中也没有实际的权力。

  汉高祖刘邦写的大风歌如何

  《大风歌》是刘邦所写的诗歌。当年英布造反,势头正旺,刘邦御驾亲征,平定英布叛乱,回来的路上经过了沛县,与一起的好友、前后辈一起喝酒欢聚了十几天。有一天刘邦喝到兴头上,边击筑边唱起了即兴之作《大风歌》,并跳起舞来,忧伤感慨。

  原文翻译:大风使劲的刮啊浮云在风的作用下飞扬翻腾,我的威望施加到四海之内啊,如今可以荣归故乡,怎么才可以得到勇猛的将士啊去守护国家的边防!这首诗歌只有三句,短小精简,每一句都各有情景和心境,表现了刘邦作为胜者的忧虑。

6f592b2c308bef6961bd782a603d4375.jpg

  《大风歌》的首句堪称千古佳句,不是直白地讲述自己与部将在沙场上打击敌军的,而是通过“大风”、“云”这两个意象展现战争中激烈震撼的场面。这些场面指代的应该是秦朝末年各路群雄起兵反秦争夺天下造成的混乱局面。第二句的“威”字恰当的说明刘邦的威望在其他诸侯王之上,他们都要向汉称臣,也表现了刘邦的威风与豪气,称霸天下。在群雄战乱中成为天下之主,刘邦这时候回到沛县就是衣锦还乡,荣耀之至。通过前两句,我们也可以看出刘邦承认自己统一天下有运气的成分在,尽管他自己也有智慧,也很努力,但如果碰不上这样的时机,也没有称帝的可能,因为他没有办法左右着风起云涌的自然变化。

  《大风歌》的第三句直接表达了刘邦当时的所思所想,不同于先前作为胜利者的骄傲与喜悦,反而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刘邦在取得天下后开始思考如何守住这份基业,在担心要从哪里招募优秀的猛士来守住国家。此句既是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表达壮志抱负,也是对如何守护好国家的焦虑。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杀功臣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