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很少患癌症?看看古代医书里是怎么说的

  现代癌症是死亡因素之首,那么在古代怎么表述癌症?经常看小说里,用中医描述病症,不知怎么描述癌症?

  癌症的确是种可怕的东东。然而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的统称。

  现代医学认为,各类癌症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细胞的异常增长。当人体内机体细胞在其内部或外在致瘤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疯狂增生、分化变异之后恶性肿瘤就产生了。

  现存中医文献里,最早出现“癌”字的,是12世纪时宋代的《卫济宝书》,和公元1264年的《仁斋直指附遗方论》。而最早描述癌症的,则是后者,书中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意思是说癌象岩石状,有毒根深藏于体内。

  癌症本身是一种恶性肿瘤,中医对肿瘤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殷商甲骨文“瘤”字的出现。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筋瘤、肠瘤、昔瘤(指长时间形成的肿瘤)等的描述。《周礼•天官》则记载了周代“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的治疗。这里所谓肿疡,就是对肿瘤这类疾患的描述。

  宋代《圣济总录》把腹内肿瘤叫做\"癥瘕\"(音“征假”)。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公元1617年)中以“茧唇”称如今的唇癌。清代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公元1805年)把肿瘤叫做\"失营\"或\"失荣\"。因为这种病的后期,人体外表失去光泽荣华,\"如树木之失于荣华,枝枯皮焦,故名也。\"

  此外历代中医对恶性肿瘤的描述主要有下列病名:“噎膈”包括食道癌及贲门癌;“胃反”包括胃癌在内;“积聚”是指包括各种内脏肿瘤在内的胸腹部肿块;“症瘕”多指下腹部及盆腔肿块;对“崩漏带下”的描述则与宫体、宫颈癌症状相似;“石疽、失荣”则与恶性淋巴瘤及颈部转移癌症状相似。此外还有“肾岩”、“脏毒”等类似肿瘤的描述。

  从造字分析看,癌原作“岩”,读yán。古代中医将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如石的肿物(即较明确的恶性肿瘤)称为“岩”,例如“乳岩”(乳腺癌)。而古时“岩”字与象形字“嵒”(山上的石块)相通,后人再加上“疒”(“病”字偏旁),就成为“癌”了。象形字嵒加病字头疒(疒读nè),说明癌是一种病,且是恶病。

  公元前四百年左右,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把人体危险性肿瘤称为“Karkinoma”,也就是如今所说的癌症。癌症英文Cancer一词出现时间较晚,它源出於拉丁文cancrum,意亦指是螃蟹,形容癌肿的形态和生长方式如同张钳伸爪的螃蟹。

  有趣的是,中西医学都从形态上把恶性肿瘤看作面目狰狞的病魔,这实在不能不佩服东西文化的沟通之处。

  当然,今天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古代人很少得癌症,而现代人经常得癌症。其实之所以古代的癌症似乎比今天少很多,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太差,大多数人来不及活到得癌症的年纪,就被感冒、拉肚子、破伤风、肺结核等无情的病魔干掉了。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古代人很少患癌症?看看古代医书里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