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83 篇文章

标签:古代 第86页

揭秘:古代医生大夫问诊“收红包”会遭何处罚?-历史故事

揭秘:古代医生大夫问诊“收红包”会遭何处罚?

  我国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设置医师考核制度是周朝。据《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上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说明当时已有一套对从医者考核、晋升、俸禄的等级制度,尤其着重考核的是治疗...

历史解密 阅读(65)
古代皇帝重法治:汉武帝时期死罪就有一万多种-历史故事

古代皇帝重法治:汉武帝时期死罪就有一万多种

  古代确非法治社会,但制定法律却是历代皇帝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汉朝为例,法令之多,可谓汗牛充栋。萧何作九章,韩信订军法,叔孙通制仪法。到汉武帝时,“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死罪就有一万多种。法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隋唐以后,国...

历史解密 阅读(53)
解密:古代的皇帝是何时将黄袍作为其专用服装?-历史故事

解密:古代的皇帝是何时将黄袍作为其专用服装?

  五代时期的后周末年,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据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记载,建隆元年(960),当时奉命出征的赵匡胤率领部队走到陈桥驿,他手下的一些将领带领全副武装的士兵拥到他的住处,请求他废周自代。诸将们将他搀扶到...

历史解密 阅读(64)
古代官吏考课制度重视“官德” 六项标准“廉善”为首-历史故事

古代官吏考课制度重视“官德” 六项标准“廉善”为首

  纵观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始终把以德治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治民先治吏成为共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阐述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明主治吏不治民”,“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都说明官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政风纯正、官吏清廉是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所...

历史解密 阅读(59)
血腥征服:中国历史上因侵略屠杀了多少人?-历史故事

血腥征服:中国历史上因侵略屠杀了多少人?

  在中国历史上,由侵略造成的暴行比比皆是。以战国时的秦国为例,几乎每攻占一地,每打完一次大仗,都要杀人。公元前331年,败魏,斩首8万;前312年,破楚师于丹阳,斩首8万;前307年,破宜阳,斩首6万;前301年,败楚于重丘,斩首2万;前...

历史解密 阅读(48)
古人春天有多忙?独坐垂钓 郊外赏花 深夜吹笛-历史故事

古人春天有多忙?独坐垂钓 郊外赏花 深夜吹笛

  草长莺飞的春天,卸下沉重的冬装,一颗心往外飞,总想尽情地拥抱春天。可是,做些什么好呢?其实,古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他们早就把春天过得多姿多彩,忙碌而充实。   垂钓。“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

历史解密 阅读(52)
揭秘:古代的皇帝不同寻常的吃饭排场与防毒手段-历史故事

揭秘:古代的皇帝不同寻常的吃饭排场与防毒手段

  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

历史解密 阅读(50)
皇帝为何喜欢杀功臣?只因为他们有能力造反-历史故事

皇帝为何喜欢杀功臣?只因为他们有能力造反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

历史解密 阅读(61)
古代皇帝为何要建立自己的“偏房”?什么是偏房-历史故事

古代皇帝为何要建立自己的“偏房”?什么是偏房

  中国人以前很讲究名分,因为名分是权力的合法性源泉。比如在一夫多妻制时代,男人有正室,还有偏房。在名分上,正室为尊,偏房为卑,元配享有支配侍妾的正当权力。实际上,侍妾也可能凭借年轻貌美、受丈夫宠爱而得势,甚至在家庭中取得支配性地位。妻妾争...

历史解密 阅读(61)
大化革新的背景:日本大和国对政权的完全一统-历史故事

大化革新的背景:日本大和国对政权的完全一统

  日本是由几个大岛和若干小岛组成的国家。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之一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

历史解密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