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83 篇文章

标签:古代 第25页

古代高跟鞋的高度你知道有多高?

  有媒体报道,一个女孩从16岁开始穿高跟鞋,到31岁的时候,足部变形,只能拄拐杖行走,网络称之为“高跟鞋事件”,让众多爱高跟鞋的女士“谈鞋色变”。古往今来,女性穿鞋并不只是为了走路,讲究的是“足下生辉”。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

历史文化 阅读(60)

古代皇后为何自称“哀家” 皇帝为何自称“朕”?

  中国古代的皇后为什么都自称“哀家”  哀家一词应该是太后用的,而且是皇帝已死情况下,其皇后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后用的,意思是未亡人,哀痛先皇。皇后自称哀家应该是个笑话,否则岂不是诅咒皇帝?那可是死罪。“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

历史文化 阅读(47)

古代居然也有求关注的 砸天价名琴名声大震

  文学也是一种传播,创作者有体会,发而为文字,继而分享。分享环节会影响诗人作家的创作激情,如果这个环节效果不理想,可能会打击文青们的创作积极性,岂不闻贾岛诗云“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急于取得传播效果的态度跃然纸上。   古今人心一样,...

历史解密 阅读(61)

揭秘古代历史上婚前体验秘史最早的皇后:梁女莹

  我国古代为皇帝立正妻(即“皇后”),有一条极严格的婚前体检制度。《汉杂事秘辛》记载:东汉桓帝要立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女莹为皇后,未成婚前,桓帝派吴婀女官来到梁府,一进门先观察梁女莹的走路姿势。接着,便跟梁商大将军一家说:要请梁女莹进闺房,...

历史文化 阅读(53)

唐宋明清四朝代不同的饮茶方式

  唐以前的饮茶,属于粗放煎饮时代,是或药饮、或解渴式的粗放饮法。到了唐宋以后,则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以至形成了绵延千年的饮茶艺术。  至宋代时,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发展成了“斗茶”,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性品茶的阶段。  宋代斗茶时,先把饼茶击碎...

历史文化 阅读(61)

人类避孕由来已久 古代各种奇葩避孕措施

  最早的避孕套:羊肠   古代人还用绵羊肠子制成避孕套,这显然已有点接近于现代避孕套。现在已知的最古老避孕套是用一截猪肠制成的,一端以丝线缝密,另一端的开口可以索紧,防止滑落。   相关使用手册暗示,这类安全套很难在需要时马上派用场,因为...

历史解密 阅读(50)

解读: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兵器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兵器的起源  兵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渔猎工具,以后在人类相互残杀的战争中,成为伤害对方的特制器械。在史前阶段,原始社会的氏族或部落之间,出于争夺生存空间、获取祭神的牺牲品,乃至血族仇杀等等原因,不断发生争斗,导致人们的相互残杀...

历史文化 阅读(69)

古代“睡”字并非表示“睡觉”指坐着打瞌睡

  古时的“睡”字,不作“睡觉”讲。《说文》释曰:“睡,坐寐。”就是坐着打瞌睡。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此处的“睡”就是“坐寐”——打瞌睡。如果理解为秦孝公时时躺下睡大觉,不仅语法上讲不通,...

历史文化 阅读(64)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有气魄的是哪两首诗?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

历史文化 阅读(65)

揭秘古人计时习惯:晨钟暮鼓和三更半夜的由来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

历史文化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