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6 篇文章

标签:官渡之战 第6页

官渡之战兵力:曹操在官渡真的“兵不满万”吗?-历史故事

官渡之战兵力:曹操在官渡真的“兵不满万”吗?

  一、曹操在官渡兵不满万的来历  《三国志武帝纪》里面非常明确地记载说: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  而做为这一记载旁证的是《三国志荀彧传》:太...

历史解密 阅读(52)
三国战史: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历史故事

三国战史: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战争结果众所周知,曹操大获全胜,袁绍带着几百人溃散而去,之后不久郁郁而终。那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双方开站,战争...

历史解密 阅读(61)
官渡之战疑云:袁绍大将淳于琼因毁容而被杀?-历史故事

官渡之战疑云:袁绍大将淳于琼因毁容而被杀?

古代男子也重容貌好打扮,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邹忌,《战国策》记载说他出门都要梳洗打扮一番。后世有一个潘安,因为长得美,女人见了就向他车上扔果子,于是就有了“掷果盈车”一词,此后人们形容一个男人长得好,就说是“貌比潘安”。像《三国志》这种正史典...

历史解密 阅读(52)
曹操最变态的两次屠城杀死多少人?官渡坑杀八万-历史故事

曹操最变态的两次屠城杀死多少人?官渡坑杀八万

中国传统的政权观历来有仁政与暴政之分,其分水岭是对待民众的态度,是施惠于民还是肆虐百姓。通常论三国君主,总认为曹操所代表的是暴政,刘备所代表的是仁政,实际上曹操既有暴虐的一面,也有仁厚的一面,不完全是代表暴政。所谓暴政,主要反映在军阀混战时...

历史解密 阅读(107)
官渡之战曹操真的杀降了吗?为什么三国演义不提此事-历史故事

官渡之战曹操真的杀降了吗?为什么三国演义不提此事

  官渡之战,是指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2万余人与袁绍军10万人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最终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赢得了此战的胜利。在三国演义中,整体事件发展与正史...

历史解密 阅读(48)
袁绍和曹操的差距有多大?官渡之战显示双方差异-历史故事

袁绍和曹操的差距有多大?官渡之战显示双方差异

  官渡之战是袁绍、曹操为争夺北方主导权而进行的战略决战。胜则整合中原,具备一统天下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败则从此退出逐鹿游戏,在台下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看戏人。战前,曹操听说袁绍没有带谋士田丰出征,大喜过望,胸有成竹的断定:袁绍一定会失败。战...

历史解密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