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犹太人,却官居德军元帅,还帮着纳粹屠杀犹太同胞
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统计,在二战期间被迫害的犹太人高达600多万,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数得着的惨剧。 不过,有一个犹太人在纳粹党里却很吃得开,还一路高升至空军元帅。这位老兄的名字比较长,叫艾尔哈...
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统计,在二战期间被迫害的犹太人高达600多万,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数得着的惨剧。 不过,有一个犹太人在纳粹党里却很吃得开,还一路高升至空军元帅。这位老兄的名字比较长,叫艾尔哈...
把李隆基和杨贵妃奢靡和纵情声色的生活态度抛开不谈,单单说两人的爱情,直到如今都被很多人赞颂着。其实,我们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这份感情,其实,这里面也存在这一些不对劲甚至不合情理的地方。
比如说,李隆基既然这么痴迷杨玉环,那么,为什么杨玉环始终是个贵妃呢?
自古以来女人都以母仪天下为最尊,假设,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的足够深,是不是应该将杨贵妃升级到杨皇后?不论后世学者拿出什么证据和理由来解释此事,这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说,杨家因为杨玉环得宠而全家“鸡犬升天”,所得的待遇也远超寻常贵妃,甚至,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都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李隆基为何不给杨玉环一个最为正式最为尊贵的名号呢?
话题到这里,李隆基对杨玉环到底有没有那么痴迷,我们如今早已不得而知,前段时间听别人讲过一些很有趣的说法,那就是,李隆基始终离不开杨玉环,是因为李隆基得了一种怪病,杨玉环也并不是那个大众认知中香气四溢的绝色美女。
说到这儿一定有人反驳我,说史书中记载的李隆基身子骨始终硬朗,并没有得过什么重大疾病,这点从他留下三十个后人就能看的出来。
但是,在唐朝的历史环境下,似乎皇帝特别痴迷长生之术,沉醉于丹道,李隆基之前有五个皇帝甚至因此中毒身亡。李隆基曾经让道士在道观中炼制长生的丹药,安史之乱过后,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仍对炼丹之道念念不忘。长期服用丹药,甚至,偶尔还亲自动手。
除了对永生的渴望之外,对丹药之道如此痴迷也正说明李隆基患了某种很难医治得的怪病。民间有种传言说,李隆基患有足部寒冷的病,遇到合得来的杨贵妃,既长得漂亮又有着相同爱好,所以,体型丰腴的杨玉环又能在半夜为李隆基暖脚,这让李隆基睡觉很踏实。
事实上,杨贵妃虽然没有成为皇后,但她享受的待遇规格早就是皇后的标准了。她一入宫便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民间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传说,可见杨贵妃地位之高,承运之深,宫中的仪体规制都是为她而设了。
其实,杨玉环宠冠后宫多年,一直无所出,没有立后的资本。就算她有所出,当时的太子是李亨,如果立了杨玉环为皇后,一定会导致朝政不稳,而当时唐玄宗沉于享乐,当然不希望在朝政中伤神。再者,唐玄宗也曾经是一个明君,也不希望朝政会有不必要的动荡。
史书上还记载,有两次杨贵妃惹恼了皇上被遣返回娘家的经历,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是因为杨贵妃因为嫉妒激怒了李隆基,李隆基一气之下把她送回了娘家。深宫里没了杨玉环,李隆基十分孤独,感觉心里空空的,连饭都吃不下去,还经常对近侍发无名火。到了李隆基难受的无以复加之时,只能命人送东西到杨家,并于当夜就把杨贵妃接回皇宫。
第二次就有些严重了,史书中只是简简单单记载了杨玉环忤逆圣旨,民间说法是:杨玉环花心甚至移情别恋了,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这次李隆基并没有那么痛快的把杨贵妃接回来,而是杨玉环主动找李隆基认错,二人这才和好。并且,杨玉环认错的时候将自己的一缕头发剪下来送给李隆基,并对李隆基说:“我有罪该死,但是,身上的所有都是皇上赐给我的,只能献上一缕头发来报答皇上。”
这么一来两人不止和好,反而关系更加难舍难分,越发亲密了。
关于杨玉环的民间传说也比较多,有一种说杨玉环也有病,而且,是一种很难放到明面上来说的病,那就是杨贵妃有腋臭。
那么,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呢?
那就是杨贵妃十分喜欢沐浴,而且,每次泡澡的时候都会让宫女们将各种采来的新鲜花瓣撒在水里,花香正好能遮盖腋臭,而且,能让杨贵妃全身散发出一种鲜花的清香。除此之外,杨玉环的每件衣物都使用名贵香料香薰,这样自然会使她在一静一动中都散发出一种醉人的香气,所以,别人也闻不到杨玉环身上的腋臭了。
那么,杨贵妃到底有多香?长恨歌中就明确的写出来了。事到如今,我们也没法弄清这些流言的真相了,但是,大唐是在这种香气的渲染之下一步步走向衰落已经是注定的了。
杨贵妃墓至今都是个谜,杨玉环究竟有没有死在马嵬坡这个地方也从很多细节中变得扑朔迷离。除了现代许多影视作品中大肆宣扬李隆基二人的爱情故事以外,日本也奉杨玉环为“送子观音”。
这里也存在很大的迷惑,杨玉环分明就没能为李隆基生育子女,怎么到了东洋就成了人家信奉的送子观音呢?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这与我们最开始分析的李隆基患了某种隐疾是否有关?李隆基杨玉环二人整天亲密在一起很难分开,除了所谓的爱情之外,还有什么秘密不被我们所得知呢?这些还有待历史界考察。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办法。
科举考试要经过多轮,最终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在一千三百多年中,仅仅产生了504位状元(因统计方法不同,还有一些其他的话,太,平均两年,难度最高的人民币在考试中可想而知。但正是在这样的困难程度下,他出生在父亲和儿子的最高层,兄弟关系的可能性很低,甚至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史无前例的三兄弟,十七年来顶尖高中的成就,历史上载故事。这三兄弟就是:
孔纬,唐轩宗和十三年(公元859年),和一个好的学者。
孔彩,唐轶西安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基米,冠军。
一个洞,唐乾符席三年(公元876年)丙申赛区冠军。
三兄弟是孔子的四十世孙,当他年轻的时候,他被叔叔收养了。但三兄弟野心勃勃,一直很难读懂,并且已经通过了测试,高中优等生。哥哥孔维是两代总理唐希宗和唐朝宗,在信中,一个邱,和两兄弟,因为不为人知的历史,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丢失了,所以重点放在洞纬上。
孔维(大约830 ~ 895),曲阜人,汉字。在首相考试之后,他开始担任学校的秘书,监察判官,后来官至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黄超叛乱,纬孔跟着唐希宗到了四川,担任部长,被判处死刑。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唐希宗返回长安,次年。由于其活性救驾席宗,给“英雄”的生命花,四千个家庭在城市,给铁券,十死了,率领营去做,盛极一时。
唐昭宗即位后,让孔纬保持首相地位,与斯图尔特处理事务,封鲁国公。晚唐军阀割据,与叛乱,王关于叛乱,唐昭宗出逃,孔纬再次从驾。由于年老,他不得不返回首都。家人邀请了一位医生,但孔维说:“世界一团糟。,寻求生命有多久?”拒绝服药,不久去世,赠太尉。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懿贵妃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如此可见,她得到了皇上多少的恩宠。
常言道,后宫佳丽三千。虽然这其中未必个个都貌若天仙,才姿皆备,可纵观历朝历代,基本上没有几个妃子能一直得到皇上的专宠,所以,紫禁城里的女子无不使尽浑身解数,投其所好,只为了让皇帝多看自己一眼。
慈禧深谙此道,她清楚,要想抓牢皇帝的心,一定要有其他后宫嫔妃无法替代的潜质。对于慈禧来说,她的“无法替代”就是掌握一门“外语”。
慈禧既会满语,又能读写汉语,这在当时的满族妇女中是极其可贵的。当然,仅凭借会“外语”这一点就得到皇帝的独宠也不现实,起码还要有姿色。
后宫佳丽无数,慈禧竟凭这一技能得到皇帝专宠?
这就是慈禧的照片,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来看,她绝对算不上美,可是慈禧是怎么说自己的呢?
她说,“宫人以我为美”,也就是说,她的容貌已经美到了遭人嫉妒的程度。
听起来有些言过其实,但是,慈禧的贴身侍女德玲也说她“风姿绰约、明媚鲜明”。
就连美国的女画家卡尔也说,“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这就是女画家卡尔1904年为慈禧所作的画像。慈禧究竟美不美,见仁见智。小编也不做评论了,各位看官觉得呢?
1、史迪威将军来到距缅甸前线200码的阵地上并与几名中国军官交谈。这几名军官所属师团曾接受过美式训练。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在缅甸北部山谷中一条通往日军阵地的路上。两个小时前,中国军队刚刚从日军手里夺得此处。
2、史迪威中将、弗兰克·梅里尔(Frank D. Merrill)准将和路易斯·威廉姆斯(Louis Williams)少校在缅甸瑙邦(Naubumy)中美混合作战部队指挥部。
3、史迪威中将和孙立人中将与中美两国士兵们一起观看圣诞节表演。参加演出的是驻缅甸临干萨坎的士兵。
4、随机在床边撰写军事报告,研究战争进展。
5、他似乎又想到了一些好的想法。
在中国历史上,被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皇帝太多了,他们大都受辱含屈,不敢作声,完全失去了皇帝应有的地位和尊严,说白了就是傀儡皇帝。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能够直面敢与权臣较量的傀儡皇帝,骨气十足,结果付出了生命代价,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此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四任皇帝曹髦。
曹髦(公元241年—公元260年)即魏高贵乡公,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后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指使成济用戟刺死。
公元254年,曹魏权臣司马师废掉皇帝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改元“正元”。此时的曹髦年少,实权被司马师掌控。次年,司马师病逝,其兄弟司马昭掌权,于是曹髦再度被孤立,仍是一个傀儡小皇帝。曹髦当政期间,司马昭专横跋扈,致使朝政逐渐腐败,国势衰弱,魏国内一片黑暗,时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语。另外司马昭还规定,朝中一切大事都必须由他抉择。这让身为一国之君的曹髦更加愤慨,对司马昭恨之入骨,只是不言于表而已。
曹髦年纪虽小,对自己的处境却有极为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坐得不会稳固。“曹家班”日薄西山,司马氏随时可能篡魏夺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司马氏蒙蔽世人的一个幌子罢了。可是,他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的傀儡命运,他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后代,他的骨子里,没有自甘人下的基因!
此时,一场血战,在曹髦的内心酝酿着。到了公元260年,曹髦20岁那年,暴风雨终于来了。曹髦写了首诗《潜龙》,把自己比作受困的龙,说这条龙正受泥鳅、黄鳝的欺负。
司马昭正准备出兵伐蜀,心腹贾充跑过来劝他:您别伐蜀了,皇帝已经怀疑您了,他写了一首诗,把您比作泥鳅、黄鳝,您要是离朝,他肯定会拆您的后台。司马昭闻之大怒,立马佩剑上殿。曹髦知道来者不善,不卑不亢地起身迎之。群臣见司马昭面带愠色,赶紧拍马屁:“大将军功德显赫,应该加封为晋公。”曹髦紧闭嘴唇,没有吭声。司马昭厉声说:“我们司马家有大功于魏,加封我为晋公,难道你有意见不成?”曹髦面无表情,气愤地哼出一句话来:“大将军开口,谁敢不从?”司马昭讨个没趣,气呼呼地质问曹髦:“你把俺司马氏比作泥鳅、黄鳝,是何道理?”曹髦怒视司马昭,那意思明摆着:这还用问吗?司马昭不便发作,冷笑着退朝了。
曹髦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后宫,心想:司马昭越来越嚣张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责皇帝!身为君主,却要受大臣的摆布,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行,我不能再忍了,必须跟司马昭干一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于是曹髦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哭着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朕不能任他羞辱,你们要助我讨伐这个奸贼。”王经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劝曹髦:“司马昭重权在握,内外公卿唯他马首是瞻,陛下您势单力薄,万不可轻举妄动!”曹髦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大字报”掷到地上,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意已决,虽死何惧?”说完,就去请示皇太后。
王沈、王业见曹髦要动真格的,有些发慌,就对王经说:“皇帝发疯了,咱们可不能跟随他自取灭族之祸,还是赶快到司马大将军那儿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吧。”王经怒而不许,王沈、王业就自己飞奔至大将军府,将皇帝要造反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昭。
按下司马昭不表,先说曹髦。他见自己得不到王沈等人的支持,决定单枪匹马讨伐司马昭。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惨烈、最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20岁的青年皇帝,为了扞卫自己的尊严,带着300多个太监、侍卫,闹哄哄地踏上了讨伐之路。他的对手,是手握千军的司马昭,是曹魏挡也挡不住的衰败命运。
王经匍匐在曹髦的皇辇前,哭着劝皇帝回去。可是,他的眼泪,没能阻挡住曹髦维护自尊的脚步。还没出宫,曹髦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皇帝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曹髦毕竟是皇帝,士兵们见皇帝动怒了,一时惊慌失措,呆立在那里。司马昭的手下成济问贾充:“这该怎么办?”贾充激他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那成济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抓起长戟就向曹髦冲去。曹髦没料到有人真敢和自己动手,大惊失色,喝道:“匹夫敢无礼乎!”一言未讫,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曹髦死了,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司马氏狰狞的笑脸。那一刻,山河失色,日月无光,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位年轻皇帝的死而悲泣……
曹髦不愿做傀儡,不愿重蹈曹芳的下场,而要做一个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曹髦最终虽然未获成功,但特别可贵的是,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
曹髦是壮志未酬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斗士。他不愿做傀儡皇帝,更不愿看人脸色和受人摆布。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活出人性的高贵,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宁愿鸡蛋碰石头,与乱臣贼子司马昭进行了残酷的命运抗争。结果,他赢了,他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历史,傀儡皇帝没少上演,但是要说到最有骨气的傀儡皇帝,那就非魏高贵乡公曹髦所属了。
公元398年六月,重建代国的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珪正式将国号定为“魏”,次月便定都平城,奠定了北魏王朝的帝国基石。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了一系列汉化改革。以中原正统自居,意欲建立大一统的北魏帝国。仅仅在汉化改革四十年后,北魏王朝倾然崩塌,于公元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分别在公元550年和557年,被北齐和北周取代,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北魏以灭亡宣告结束。
孝文帝系列汉化改革对于北魏王朝的灭亡有一定的因素在内,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因利益分配不均而造成的矛盾激化。但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却与两朝听政的冯太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鲜卑拓跋有着不共戴天亡国家很的冯太后,精心策划毕生所为所推行的汉化,就是为报家族之仇吗?
先来看下冯太后与鲜卑族的国仇家恨。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北方草原游牧部落竞相南下,晋元帝率中原汉族士族“衣冠南渡”。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望族冯和带领冯氏一门避祸迁于上党(今山西东南),并在慕容鲜卑所建立的前燕政权为官。后前燕被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原来归附前秦的前燕皇族慕容永趁机建立西燕,冯和之子冯安为其将军。当西燕被后燕所灭后,冯氏一门举家又迁往和龙(今辽宁朝阳)。冯安的儿子冯跋在后燕为卫中郎将。后冯跋发动政变,自立为天王,建立北燕。冯跋死后,其弟冯弘逼其侄冯翼自杀,自立为君。
与此同时,已经成为北方最强大国家的北魏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正以摧枯拉朽之势,率领着鲜卑铁骑进行着北方中国黄河流域最后的统一。冯弘遣使向北魏请罪,并“以季女充宫掖”,这位“季女”便是冯弘的女儿,后来太武帝拓跋焘的冯左昭仪。
仅仅两年后,北魏大军便兵临城下。冯弘被迫逃亡高句丽,两年后迫于北魏的强大压力,冯弘及子孙数十人被杀。
唯一幸免遇难的是冯弘的一个儿子冯朗,投降北魏后没多久便“坐事诛”,其女儿被当做罪家之女充入后宫为奴。这个不幸的女儿便是后来把持北魏鲜卑皇权两朝的冯太后。
身体里流淌着北燕皇族血统的一位尊贵公主,突然成为了罪家之奴,其角色转换跨度之大,荣华富贵与阶下之奴,家仇国恨交织一起,怎能化解?
再来看冯太后的崛起。
冯太后后来能够“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完全取决于亲姑姑太武帝的冯左昭仪“雅有母德,抚养教训”,这也为后来遂推行汉化改革打下了最初的文化教育。
随着以灭佛的浪潮为契机,北魏皇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因“保护之功”的乳母常氏在文成帝登基后发迹,其家族势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依附于其的冯左昭仪的原因,刚刚当上皇太后的常氏,出于长期控制文成帝的目的,选责年仅十岁的冯氏为文成帝的贵人。
从冯太后罪家之女、亡国之君后裔的身份来看,能当选贵人绝非家庭条件、个人相貌能力,仅仅只是政治上的需求。
在常太后以“子贵母死”制度处死了刚刚生下献文帝的文成帝宠妃李氏,立即立冯氏为皇后,那年她才十四岁。耳濡目染宫廷斗争的冯太后,在常太后于公元460年死后,便开始了长达五年培植于常太后外戚权势土壤里的势力培养。
公元465年,文成帝驾崩。二十三岁已经有了过人才华和深邃谋略的冯太后,开始了精心策划的举措。
首先,在借助焚烧文成帝生前御服器物之机,她投火表示殉情,得到了鲜卑皇族的信赖和认可,借以稳固自己的刚刚得来的皇太后地位。其次,利用常太后生前势力,诛杀了辅政大臣乙浑,获得了第一次临朝听政的机会。
再者,开始利用手里的权力,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范围。比如找回自己的亲哥哥并委以重任,大批量任用汉臣,笼络部分鲜卑贵族以及后宫太监。
紧接着,以抚养监护之名将年幼孝文帝紧紧抓于手中,逼献文帝逊位。在献文帝竭力反击之时痛下杀手,令其“暴崩”。然后顺应呼声达到了自己再度临朝听政的目的。
对于手中握着的孝文帝,依然是不信任和猜忌,曾经还有了废黜的心思。在最终权衡利弊之后,彻底的近乎苛刻地对其开始了培训和驯服,最终达到政治见解一致并能贯彻始终。
然后才开始了所谓的报复。开始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诸如禁同姓通婚、班禄制及后的吏治整顿、均田制和三长制以及定乐章等颁布实施。将鲜卑民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甚至于生活方式也进行了汉化改革。
后世将此均归于孝文帝,实在是贪天之功。岂不知这其实是集体智慧的结果,全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在她二度临朝听政的十五年时间里,皇权旁落的孝文帝仅仅只能“事无巨细,一禀太后”的名义皇帝。在冯太后死后才得以“躬总大政,一日万机”。
如果将改革的动机定为冯太后用毁灭鲜卑而报家仇,实在为偏颇之言。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汉化改革,抑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减轻民众的负担,恢复了长期战乱遭受的农业生产,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冯太后临朝听政时期,是北魏平城时代最辉煌的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
从一个亡国的罪家之女最终成为超越帝王的太皇太后。她从自身性命的保全和延续,到手握权势的得失,最终所顾虑和忧虑的事情是她能否保证冯氏外戚的久安,她无法保证可以无限制延伸下去。
她处心积虑所要做的,就是培训出一个坚定不移的继承者。孝文帝能够成为一个热衷于汉文化的鲜卑族皇帝,作为中国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和改革家的冯太后做到了。
孝文帝面对献文帝和冯太后的宫闱斗争政治矛盾,在肯定其父政治地位和军事业绩的同时,也肯定了冯太后临朝的合法性。在承认其父鲜卑民族倾向的同时,却权衡再三作出了与冯太后一致的对鲜卑族“叛逆”。做出了摆脱冯太后政治影响的迁都之举,却在新都洛阳将汉化改革更加广泛和深入。
在已经谈不上恩怨的前提下,孝文帝当时的平衡策略以及矛盾在云冈石窟现存的第五六窟淋漓尽致的体现。尤其在第六窟内,繁缛的雕刻,豪华的气势以及精湛工艺将内容丰富的佛本生故事详细雕凿,对于雄才大略的冯太后进行了肯定性的褒奖评价,所有的情感及哲理寓意都体现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