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祖籍,施耐庵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设置了反派人物高俅,那么高俅的祖籍到底是哪里呢?或许我们对于这些内容不甚了解,今天就为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高俅祖籍,顺便看一下高球和苏轼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一起来往下看吧。
高俅祖籍
高俅,北宋末年人。初为苏轼小史(书僮),后事枢密都承旨王铣,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 (即徽宗)。徽宗即位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在任时宋军政废驰。
高俅,祖籍东京宣武军人,是个无赖出身,擅长踢球。因为帮一个王员外的儿子使钱,被人家员外打翻并告上衙门,吃了官司。刑满之后在一个叫柳世权的赌场老板手下帮闲。后来高俅要回东京,柳大郎把他推荐去生药铺。药铺主人不敢要他,推荐他去苏轼学士门下。
苏学士也不喜欢这样的人,就把他送给了驸马王都尉,这样一来,高俅算是在东京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如果不是一个偶然事件,高俅也不可能成为后来的太尉。正应了寸有所长的话,高俅奉命去端王府里送古玩,遇到几个小黄门和王爷在踢球。不过这些人的球技实在太差,而高俅毕竟是正规球员出身,一场球踢下来,他又到了王府里去了。可巧这位王爷后来成了皇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高俅当了太尉,从此就可以作威作福了。高俅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复当年欺负过自己的王进(王进父亲当初曾将他打翻,导致高俅将养了几个月),把王进逼成了通缉犯。
可以肯定,像这样的事情,高俅一定没少干。书中为了表明高俅缺德事做多了,说他不曾有亲子,借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阿叔高三郎的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在当时,高俅也算得上是臭名远扬。纵观高俅把人逼上梁山,很多时候都是出于私人恩怨。王进还算有门路,没有被高俅逼去当山大王。
林冲就是一个典型:而且林冲还没有直接得罪高俅本人,就差点被他害死。还有柴进也是他逼上梁山的,直接把柴进下狱的是高俅的叔伯兄弟高廉。而高廉身为一个小小的州官,有什么权力敢于把有着圣旨庇护的王爷给下狱并折磨濒死?还不是高俅这个靠山嘛。柴进上山,还稍带杀了高廉,所以又招致了呼延灼等人征讨不成,反上梁山。其实如果呼延灼等人只是征讨失败,至少呼延灼是不用上梁山的。关键还是在于高俅对下属太过苛刻,不成功便成仁,结果呼延灼还不想成仁,就只好逼上梁山了。
高俅和苏轼关系
高俅(?—1126)在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里可谓臭名昭著,他纵容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又几次陷害、暗杀林冲,还是四大贪官之首,除了会踢球,什么本事也没有,完全是个高级“足球流氓”,遗臭万年的一代奸贼。历史上真实的高俅,虽然没有这么坏,但也好不到哪去。可有谁知道,他竟然最初还是大文豪苏轼(苏东坡,1037—1101)的书童呢!
高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史书上对这个人记载不详,一说生于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一说祖籍广东梅县,随祖上迁移。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原来高俅果然曾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小秘书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为人乖巧,擅长抄写,估计书法还不错;亦善蹴鞠(踢球),他名字中的“俅”字原来是“毬”。苏轼觉得这个名字不大理想,于是帮他把“毬”改为“俅”。两字意思大不一样,而且“俅”通借“逑”,《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于高俅在苏轼身边是否面目可憎,史料没有记载,但高俅是苏东坡的书童一说却是有据可查的。
宋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曾打算将高俅推荐给曾布。虽然苏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但二人在元祐年间是有所交往的,而且还有着一定的交情。据一些学者考证,《挥麈后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
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诜(1036—?,即王晋卿),高俅又回到了汴京。王诜也是当时著名书画家,祖籍山西太原,定居京城,名门之后。宋神宗赵顼还把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宋英宗赵曙的女儿蜀国公主嫁给了他,使他获得驸马都尉的头衔而成为皇亲国戚。有一次王诜要送端王赵佶一把修鬓角的篦子刀(或曰梳子),由高俅送去。恰逢端王正在蹴鞠,高俅借机大秀球技,因此深得赵佶喜欢,从此就留在了他的身边。
赵佶继位宋徽宗后,高俅更是节节高升,擢为殿前都指挥使,加至太尉,与蔡京等“六贼”专权用事,为时人所恨。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他随徽宗南逃,金军退,返京后即病死。
而在《水浒传》第二回中,流落异乡的高俅,在朋友的介绍下回汴梁投靠一个药材商,这个药材商推荐他去苏东坡府上谋职,苏东坡又推荐他到驸马小王都太尉府上做了一个亲随。后来小王都太尉过生日时,专请端王赵佶,这才引出高俅因为善于蹴鞠而受到宋徽宗宠信位至显贵的后话。
据说,当初赵佶邀请王诜去玩,席间头发散了,就请王诜帮他梳头。这时赵佶看到王诜的小梳子很好,表达出爱慕之情,于是王诜答应回去送来。不曾想王诜安排前来送木梳的人正是高俅。高俅进入端王府的时候,正巧赵佶在玩蹴鞠。看着端王笨拙的样子,高俅很想上前帮忙。但他一个下人怎好随便去打扰端王?恰在此时,一个蹴鞠滚到他的脚边,只见高俅飞起一脚就把蹴鞠踢还给赵佶。赵佶一看,竟有如此人物,就把高俅叫到身边问明情况,原来是王诜安排前来送梳子的人,就说,好了,梳子我留下,人我也留下了。随即派人去驸马府回话。于是高俅从此进入端王府,伴随着赵佶登上皇位,他也日渐发达起来。
看来,《水浒传》虽然是一部小说,所描述的情节却也不虚。只是这高俅并没有像苏轼一样刚直,而是一味投机钻营,虽然官位做到太尉,最终还是留下千古骂名。
不过,人们单纯地认为,高俅仅仅是因踢得一脚好球而得到皇帝宠爱以至平步青云,这未免小看了他。高俅不是寻常之辈,在为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所以能居高位数十年而不倒。首先他乖巧善佞,对上司尤其是皇帝宋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其志大才疏、好名贪功的心理。
此外,据说高俅还获得过边功。史无记载,但是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十月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有学者认为当时高俅参加了该役。大观二年(1108),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招降了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徽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接见了刘仲武,颇为恩宠,并悉命仲武的9子为官。从徽宗的表现来看,他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胜利,高俅也有可能参与了其役。
金圣叹在评《水浒》时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于是,众口铄金,高俅在小说《水浒传》中扮个丑角,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受过,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就像是《说岳全传》里的秦桧成为宋高宗的替罪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