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1 篇文章

标签:二十四史 第4页

《北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历史故事

《北史》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

历史解密 阅读(74)
明史的历史评价:古代名人是如何评价明史一书-历史故事

明史的历史评价:古代名人是如何评价明史一书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赵翼   近代诸...

历史解密 阅读(55)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有何明显的特征?-历史故事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有何明显的特征?

  《晋书》同二十五史中的其他各史相比,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作者的众多。《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而且都留下了姓名,这在历代皇朝修史工作中是不多见的。   有这样一支作者队伍,是《晋书》之所以能够超过以往各家晋史的一个重要原因。  ...

历史解密 阅读(55)
《北史》的独特之处:二史和八书有着相当的删减-历史故事

《北史》的独特之处:二史和八书有着相当的删减

  以“二史”同“八书”作比较。“二史”出于“八书”,但又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八书”,除了上面讲的两点以外,还表现在:   第一,内容上有增删之别。“二史”对于“八书”的增与删,有利也有弊。其所删部分,多是皇帝册文、诏令,大臣奏议、文章,从而...

历史解密 阅读(65)
《宋史》的优缺点:宋史一书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历史故事

《宋史》的优缺点:宋史一书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宋史》尽管疏漏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明清以来,不少人对《宋史》加以纠正或补充。成书的有明朝柯维骐的《宋史新编》二百卷,合宋、辽、金史为一编,以宋为正统。《宋史新编》订正了《宋史》的一些错...

历史解密 阅读(55)
旧唐书的历史评价:该如何评价旧唐书一书?-历史故事

旧唐书的历史评价:该如何评价旧唐书一书?

  因为《新唐书》的作者宋祁、欧阳修,都是文坛大家,后人一般也都沿袭他们的看法,对《旧唐书》贬责颇多,明末顾炎武评之为“颇步繁芜”。的确,它本身有不少缺点。但平心而论,应当说《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这一点是应该给予充...

历史解密 阅读(61)
《旧五代史》简介:宋太祖下令编纂的五代史书-历史故事

《旧五代史》简介:宋太祖下令编纂的五代史书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

历史解密 阅读(53)
旧五代史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旧五代史》?-历史故事

旧五代史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后欧阳修五代史记出,称为新五代史,薛史则称为旧五代史。原书已佚,现行本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时的辑本。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

历史解密 阅读(62)
《旧五代史》的作者:旧五代史由薛居正牵头编纂-历史故事

《旧五代史》的作者:旧五代史由薛居正牵头编纂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   薛居正   薛居正(912年-981年)字子平...

历史解密 阅读(58)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新旧唐书之间有何区别?-历史故事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新旧唐书之间有何区别?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优点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   因为宋代大体上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为了总结唐代的典章制度...

历史解密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