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优异之才
《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吴廷尉 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其秀才异等,太常以名闻;其下才不事学者,罢之。”
读书人被称为秀才始于明清时代,但“秀才”之名却源于南北朝时期,这要从科举制度说起。汉晋以来,朝廷选拔人才实行举荐制,俗称“举孝廉”,至晋末,各路诸侯纷纷入主中原,你争我夺政权像走马灯似的变幻莫测,但打天下的军阀们也知道,若使国家长治久安还得靠专业人才,因此,南北朝时期最重视优秀人才的策举,《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虽然如此,但那个时候的秀才依然像汉代的孝廉一样是保举的,极少有通过“策论”的。
隋文帝是开辟我国科举制度的先驱,他认为,举荐存在弊端,容易埋没真正的人才,遂废弃举荐制,改革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因考试极为严格,标准较高,隋代考取秀才者总共不过10人,但这充分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实在是历史性进步。
《北史·杜正玄传》记载了当时“策论”的难度,主考官拿着杜正玄的《策论》给宰相杨素看,杨素说:“即使周公、孔子转世都不能考取秀才,你们怎么能随便举荐人?”后经杨素亲自考核,乃叹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唐朝初年,科举制得以发扬光大,开科取士完全取代了举荐制,秀才科成为科第最高的等级,从唐太宗武德至贞观年间30多年里,每年仅有一、二人得中。看来,考秀才比现在的考公务员都难。《杜氏通典》说:“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此后,秀才科一度废止。
宋代延续隋唐做法,从各地选拔生员参加礼部会试,这些人统称秀才。明清时代,秀才成为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参加省里举行的乡试,过关者参加礼部会试,取会试的前几名进行殿试,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者实在寥寥无几,走这条仕途之路异常艰难。但是能够取得秀才资格,不仅可以在仕途上有所进益,在地方上也可获得尊重,具有一般人所未有的权益,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正因如此,秀才在老百姓与官府之间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同时,因为秀才“知书识礼”“博学多闻”成为活跃民间的特殊阶层。很多秀才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只能以开私塾教书或做幕僚等方法为生。这部分人极为广泛,因为经济并不富裕,被人们称为“穷秀才”。“穷秀才”具有普遍性,因此,人们多把读书人统称为“秀才”。
其实“秀才”原本并非泛指读书人,《礼记》称才能秀异之士为“秀士”,这恐怕是“秀才”一词最早的来源。最早有秀才之称的,是西汉初期的贾谊。《史记·贾生列传》记载:“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唐代许多诗人吟咏贾生的诗词曰: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李白)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
贾生名迹忽无伦,十月长安看尽春。顾我先鸣还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赵嘏)
前面说过的杜正玄,最终还是以过硬的文笔使宰相叹服,成为隋朝科举制的第一位秀才,后来,他的弟弟杜正藏、杜正伦均考取了秀才,成为秀才最多的家庭。《唐书·杜正伦传》说,隋朝最重视秀才的选拔,在隋朝的10个秀才中,杜正伦一家就有三个而且成绩都名列前茅,实在是历史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