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朝只用了5个月就宣告灭亡,这速度就是当年的革命党人都有些吃惊。为什么统治中国276年的大帝国会在这个时候崩溃?要知道早在50多年的1860年代,清王朝面临的危机可比1911年左右大多了,东南有太平天国对峙,西南有苗人起义,西北有陕甘回变,中南有捻军,就连京城的皇帝也被英法联军赶去了热河。可是清朝却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实现了“同治中兴”。而反观1911年的的清朝,在保路运动兴起之前最大的震动也就是黄兴率120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 ,这样的起义规模显然不能与1860年代的任何一次危机相比。可紧随其后的保路运动风起云涌,到武昌起义后大清帝国再也撑不住了,轰然倒塌。
清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力量是八旗兵。清初的八旗兵败李自成、张献忠、灭南明,后来又击败反叛的吴三桂,可谓天下无敌。好不容易得了天下了,虽然朝廷号称要满汉一家,但有好日子能不先想着自己人吗?所以清朝对待旗人的待遇一直很高,颇有点三十年前我们国家城市户口的味道。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清末过惯好日子的旗人已不像祖先那样尚武,大部分也就养养鸟,赌赌钱,当兵有本事的还真没几个。
广西洪杨起事。朝廷派出包括八旗军在内的军队镇压,结果一触即溃。眼睁睁看着太平军从广西打到了南京,还派出了北伐军声称要打进北京城。一瞬间似有亡国之危。好在洪杨也只是乱世枭雄,所过之处烧杀抢掠,还禁儒教,拜上帝。这导致一些汉族士子聚集人马以死相拼保家卫道。终于出现了一股能与太平军相斗的力量,虽然是地方军,朝廷也算是喜出望外立即重用。没办法,谁让自己的嫡系打不过太平军呢。湘军就是这样登上历史舞台的。虽然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为清帝国解了燃眉之急,但此后朝廷对东南数省的控制力大大消弱,地方上的军政大权大都把持在湘军将领手中。北洋新军的情况与湘军有些类似,都是在旧有军队已经不堪大用的基础上兴起的新力量。
义和团运动导致中国在1900年对11国宣战。当北中国的义和团、清军与八国联军在京、津激战,南中国的十余省却与交战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就是东南互保运动。朝廷电令两广总督李鸿章率兵“勤王”,李复电“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事后朝廷不但没有责怪南方诸臣,反而嘉奖他们使南方没有像北方一样遭到破坏。东南互保运动的发生与清帝国在义和团及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中的决策失误有关,当然也有自太平天国后中央王朝对东南诸省的控制力削弱的背景。此事对中央王朝威信影响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十一年后南方十余省独立的背景。
清史稿的主编赵尔巽认为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清末的“新政”。施行新政也是因为经历一系列内外打击已是穷途末路不得已而为之。施宪政、废科举、修铁路等,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也是因为改革几乎得罪了所有阶层,加上支付赔款财政早已枯竭。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旧的制度已经崩溃,这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时候。有人觉得若是早几年改革清朝不会亡,但历史没有如果。
丧失了对军队,对地方的控制,政治上得罪了几乎所有阶层,经济枯竭。辛亥年的革命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朝廷已是一个空壳,表面平静,一旦风暴来临便瞬间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