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监们干不动活时 他们去了哪里?

  在中国古代,太监差不多是最最受歧视的职业了。在常人眼中,他们心里不正常,最关键的是身体“残缺”。在此要说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太监也是有尊严的。

  太监在宫里给人当奴才,挨打挨骂是难免的。别看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等人位高权重,其实发达前也饱受歧视,老太监们动不动对他们拳脚相加。

  虽然历史上出国像高力士、郑和、魏忠贤这样的太监,但大多数生活在最底层。在太监生活的年代,不怕有活干,就怕没活干。有活干时,才能凸显太监的价值,当太监老时或者生病时,就是没活干的时候,意味着要被赶出宫。

  太监被赶出宫的下场很惨,他们长期生活在深宫中,对外界的人情世故不懂,没有生存能力。回老家种地没力气,还被村里人笑话。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廷自己就说出宫回老家种地时,常有人在背后讥笑他,实在受不了就跑回北京城,跟一堆老太监一起生活。

  当溥仪宣布太监们要被赶出宫时,很多人直接上吊自杀,因为宫外的生活太可怕。

  一般来说,太监不能死在宫中。看着太监年老了,就得劝其告老还乡,地位高的会被安排出宫,低的就不管不问了。通常走时,太监会得到一小笔钱,够过活几个月,之后就得自谋出路了。

  太监们的命运很不一样。有的在宫里发达的,会提前在宫外收个养子,出宫那天,养子会接他,然后住在数年前已经置好的豪宅里,直到去世。地位低的就得一个人走出宫,出宫后的出路也各自不同。

  太监们无儿无女,古代人对这种人尤其看不起,他们不指望别人会施舍。在古代,还有类似行业工会的机构,太监还在宫里时交点钱,出宫后行业工会给安排晚年生活。不用说,待遇肯定好不到哪去。

  太监们还有个出路,就是“收容机构”。明清时期,不少太监出宫后去了寺庙,用最后一点儿力气帮寺庙做做饭,扫扫地,寺庙里的僧人会将香客的香油钱施舍点给他们。这也是一种出路。

  还有的直接回老家,这种情况在清朝特别多。清朝的大部分太监都是河北省的,太监出宫后就回老家将祖宗留下的田地翻翻。

  还有的会在京城逗留,租间破房子,再或者直接睡在大街上。晚清时期,很多太监搞合租,平时捡捡废品,大家互相帮助。其实所有人都明白:我们是可怜人。

  最后,太监死后葬在哪里呢?

  有地位的太监会葬在太监专属墓地,地位特别高的可以身前给自己置办一块墓地,一切交代清楚,死后可直接躺在里面。有的葬在寺庙附近,因为他们身前为寺庙服务。还有的会葬在老家,不过不被允许葬在祖坟墓地。

  这就是太监们退休后的去路,和去世后的去处。

  若要安德海脑袋搬家之人,须是手腕强硬之辈,于是丁宝桢应时而出。丁氏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虽出身科举,但丁氏却半生戎马倥偬,咸丰四年、六年,其在平远、平越等地镇压苗民起义。后左迁山东按察使,参与追剿捻军之役。而且更难能可贵之处,丁氏为官刚直不阿,算得上软硬不吃的严吏。

  安德海与丁宝桢,实代表了彼时政坛官吏形象之两极,二人一旦相遇,必然势同水火。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当太监们干不动活时 他们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