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智谋胜过徐达、李世民,以寡敌众,终于成为千古一帝

  前面我们讲到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太平城,太平城守将花云临危不惧,率领部队奋勇抵抗了三天,最后不幸被俘,太平城沦陷。

  陈友谅率领大军进击采石,进逼应天。当时,陈友谅不仅势力比朱元璋强,而且武器也比朱元璋先进,他的战船大得惊人,名字也很吓人,“塞断江”、“撞倒山”、“混江龙”、“江海鳌”,江面上密密麻麻,一百来艘,说他是掷鞭断江,那是一点也不为过啊。(陈友谅出身是个渔民,所以拥有强大的水军,我觉得不足为奇)

  陈友谅从一个小渔民,爆发成江南义军的头领,现在站在船头,望着浩浩荡荡的水军,总觉得攻取应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接着就可以登基称帝了。不过,目前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傀儡徐寿辉。

  可是,陈友谅是个心急的家伙,一想到登基称帝,君临天下,就再也等不及了,于是立即派人杀了傀儡徐寿辉。

1515137113574324.jpg

  按理说,登基称帝可是头等大事,一般说来,先找个风水极佳的地方造个宫殿,再豪华装修一般,再挑个良辰吉日登基称帝。宫殿肯定是来不及建造了,行军之中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宫殿可以给他登基称帝,不过陈友谅这人一点也不挑剔,在路边找了个五通庙当作登基称帝的宫殿,也不挑选良辰吉日(良辰吉日是要等的,他实在等不及了),让手下的文武大臣分列两边,准备随便搞了下仪式(百官跪拜,三呼万岁还是要的),就登基称帝了。可是说来也怪,当百官分列两边准备向陈友谅道贺时,天上刮起了大风,让人睁不开眼。陈友谅一看,形势不对,挥挥手,让众人还是散了吧,连这个简单不过的仪式也取消了。(陈友谅的登基大典可算得上历史上最为草率的一次登基了。

  因此,后世很多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暗示:说陈友谅分明不是真命天子,老天爷也不准他登基称帝。

  陈友谅登基完毕后,立即派人知会张士诚,请求他在东线配合一下自己,还跟他约定,谁攻占了朱元璋的地盘就归谁。

  张士诚只是笑了笑,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其实,张士诚心里正打着如意算盘,你们两虎相斗,我才不凑这个热闹,先来他个坐山观虎斗,既不援助陈友谅,也不帮忙朱元璋,等你们斗得差不多了,我再定夺也不迟啊。

  一直以来,张士诚是个胸无大志,偏安一隅的保守派。他自认为自己高明,实则每次都慢人家一步,以致最后被朱元璋剿灭。

  面对陈友谅大军压境,朱元璋连忙召集手下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会议上,有人说陈友谅刚刚过江,尚未站稳脚跟,建议朱元璋立即出兵,收复太平;也有人说太平已丢,应天已没屏障,陈友谅声势浩大,很难抵挡,不如主动放弃应天,固守其他地方,保存实力好了;也有人说退守钟山为好;还有人更过分,直接跟朱元璋说,陈友谅来势汹汹,我们不是他的敌手,不如主动投降算了。

1515137158393293.jpg

  古往今来,领导一般需要具备两种素质,一种是谋,另外一种是断,缺一不可。作为一个领导,能谋善断,那是最佳的。若是善谋,不善断,那是不合格的领导。例如三国袁绍十分善谋,却不善断,结果延误战机,导致官渡之战的失败。相比之下,你若是不善谋,善于断,还可以算是一位合格的领导。因为你不善谋没有关系的,一到关键时刻,会有很多谋士出主意的(当然也有很多馊主意),你只要能断,能判别主意正确与否便可。

  其实,朱元璋作为领导来看,谋和断两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尤其后者十分突出。也正是因为他能谋善断,所以才能领导群雄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帝国三百年的基业。

  现在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手下将士出主意的很多,那么这些主意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兵法上说“半渡而击之”,有人建议乘陈友谅尚未站稳脚跟,立即出兵收复太平,似乎再正确不过了,但是却被朱元璋否定,他说:“只要我们率军出击太平,陈友谅必定会以偏师袭扰我们,想办法拖延咱们的行动。倘若我们主动与他挑战,他们必然会避开,我们若是再进击太平,偏师又会再度袭扰,如此反复,疲惫我师。同时,陈友谅的水师主力就必会直逼应天。我们步骑兵若想回救,没有一整天的功夫是回不来的。就算及时赶回,将士早已疲惫不堪,而陈友谅以逸待劳,决非良策。”

  有人说,弃城而逃,另找其他城池固守,保存实力,也被朱元璋否定了。他说丢失了虎踞龙盘的应天,不仅没了屏障,而且还会军心涣散,如何东山再起?

1515137180607897.jpg

  朱元璋认为退守钟山也是不妥当的。倘若退守钟山,就和《三国演义》中的马谡丢了街亭一样,会被敌人围困在山上,没有水喝,没有饭吃,不战自乱。

  从朱元璋这番分析来看,我觉得此人不简单啊!此人虽然是个放牛娃出身,穷得叮当响,没读几天书,更谈不上兵法,但是此人在战斗实践中不断成长,早已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比那些死读兵法的书呆子不知要强多少倍。

  朱元璋把这些人的建议全都一一否定掉了,但是却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克敌制胜。这时,他发现有一个人却一直不说话,这个人就是刘伯温。那么这个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为什么却一言不发呢?请听明日解说!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此人智谋胜过徐达、李世民,以寡敌众,终于成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