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厚是晚清重要人物,在晚清历史中,他因擅自与俄国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而为世人所熟知。但是多数人仅记住了他签订“卖国条约”这个污点,而对他的一生了解不多。事实上,崇厚并非对外国一无所知的井底之蛙,他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崇厚是满族镶黄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在入仕后并未得到重用。崇厚的崛起与恭亲王奕䜣对他的赏识具有重要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设立南北口岸通商大臣。1860年至1870年,崇厚在奕䜣举荐下担任华北三口通商大臣长达十年。在担任三口通商大臣期间,崇厚与西方人士接触较多,并亲眼见识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这使得崇厚认识到中外军事力量上的差距,他没有像倭仁等保守官员那样抵制西方科技,而是开展洋务运动。
(崇厚)
首先,崇厚积极学习、购买西方制造的武器,训练新式军队,提高军队战斗力。崇厚为守卫京畿,加强军队战斗力,先后多次筹措资金,租借、购买轮船、枪支、弹药等,除留作北洋沿海军队自用外,还供应京城军队使用。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李鸿章等在上海创建了“洋枪队”,1862年,崇厚也在天津创建了“洋枪队”。崇厚的“洋枪队”挑选北京、天津等地精兵,由英国教练进行训练,最初仅200余人,此后规模不断扩大。
(洋枪队)
其次,崇厚在天津设立机器制造局与炼铁厂等近代工厂。崇厚奉奕䜣之命在天津筹划设立机器制造局。1867年,天津机器制造局成立,分东西两局。制造火药、火炮、轮船等。天津机器制造局也成为当时华北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工厂。
(天津机器制造局全貌)
直到1870年,为处理天津教案,崇厚才卸任三口通商大臣,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法国处理天津教案善后问题,开启了他的外交官生涯。崇厚在欧美利用计谋逼迫法国与清政府缓和关系,崇厚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此后,崇厚又担任盛京将军。直到1878年崇厚奉命出使俄国,因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而下狱。事后崇厚虽然逃过一死,但被贬为平民,并未再得到复出的机会。1892年,崇厚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