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

  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谋士,不管是否曾熟读汉末三国史,大多数人都能够列举出数人,例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鬼才郭嘉、毒士贾诩,等等,并能够说出理由。的确,这些人的才干都不容否认。那么一向喜欢读史、评史,擅长古为今用的毛主席,最认可哪一个三国谋士呢?其实,他最认可的这个人,并不属于以上列举的众人,很多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又有何德何能呢?

  此人名叫刘晔,字子扬,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他的祖上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这个人自幼便聪慧异常,且处事果决,年仅十三岁,便受母亲遗命,诛杀了家中不安分的侍婢;二十余岁则诛灭了当地的豪强郑宝,之后投奔曹操,成为了曹操谋士集团的一员。如果仅仅是这样,毛主席不会在《三国志·刘晔传》之前批注“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一言,更不会要求每个干部都熟读刘晔的传记。那么刘晔到底有什么本事呢?

  据记载,他自曹操时期前来投奔,一直到曹叡时期去世,是曹魏的三朝旧臣。在这三位主公在位期间,他各自为其找到了一次吞并其他诸侯,扩大曹魏地盘,甚至统一全国的机会,这三人中,只要有一人听取了他的建议,三国历史都将改写。只可惜不管是曹操也好,曹丕也好,曹叡也好,都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从而错失了良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曹操时期--拿下蜀地,吞并刘备

  曹操征讨汉中的时候,刘晔以主簿的身份随军出征。可能曹操之前根本没有到过汉中,不了解当地的地势,所以到了汉中之后,他一见山路艰险,运输粮草困难,就打起了退堂鼓,说这个邪教盛行,交通不便的地方,取之何益?我们不浪费粮草了,直接退兵吧。《三国志》记载:“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是刘晔苦苦劝说,认为就算立马退兵,也会造成损失,不如进攻,他才迫得张鲁投降,拿下了汉中之地。

  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拿下了益州,刘晔建议曹操说,你征战多年,早已威名远扬,如今拿下了汉中,蜀地应该人人自危了,发果我们趁机进军,绝对可以顺利拿下西川。毕竟刘备取益州的手段并不光彩,他现在也不得民心,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可是这次曹操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说“得陇不复望蜀”,选择了退兵。试想,如果曹操当初继续进军,一举拿下益州,把刘备封在荆州的方寸之地,然而再与孙权争雄,是否便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僵局,从而增大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呢?

  二、曹丕时期--出兵东吴,据有江东

  曹操时期,刘晔未能助曹魏一统天下,到了曹丕时期,他又发现了一个良机。当初蜀将关羽主动发动襄樊之战,结果后方遭到东吴袭击,终被东吴擒杀。而东吴又不想独自承担刘备的怒火,于是不但将关羽的头颅送来了曹魏,还在曹丕称帝之后上书请降。这个时候,刘晔看透了孙权的想法,也看透了江东的危势,于是建议曹丕趁东吴内外交困之时出兵,一举拿下吴地。《三国志·刘晔传》记载:“(刘晔说)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可是曹丕像他的父亲曹操一样,拒绝了刘晔的建议,并认为东吴是真的投降。到了陆逊击败刘备,东吴不再对曹魏恭恭敬敬,甚至拒绝送质子的时候,他才勃然大怒,发兵攻打,结果无功而返。而这一结局也在刘晔的预料之中。

  三、曹叡时期--袭取辽东,稳定统治

  到了曹叡时期,三足鼎立之势已经稳固,轻易不可动摇,所以刘晔没有再提出攻打蜀汉或东吴的主意,但是他依旧找到了让曹魏发展壮大的良机。《三国志》中提到:“辽东太守公孙渊夺叔父位,擅自立,遣使表状。晔以为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则由海,陆则阻山,外连胡夷,绝远难制,而世权日久。今若不诛,后必生患。若怀贰阻兵,然后致诛,于事难。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兵临之,开设赏募,可不劳师而定之。”

  意思是说,辽东地区自汉代起,就由公孙家族统治,已经在当地扎根了,很难拔除,再加上中原通往当地的交通不便,很难出兵,如果等他们造反再镇压会非常困难。不如趁公孙渊篡权,当地形势不稳定,出兵攻其不备,并在当地募兵,彻底消除后患。可是魏明帝曹叡,如同他的父祖一样,又一次拒绝了刘晔的建议。结果不久之后,公孙渊以不满曹魏给的封赏为由,起兵造反,司马懿亲自出兵,才将其镇压,然而因为司马懿做的太绝,他虽然平定了叛乱,却放弃了辽东之地,并导致了高句丽王朝的频繁入侵。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晔之才不容小觑,他能够提前看透天下大势,并未雨绸缪,这样一个人才,也不怪乎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十至耳”,也不怪乎能够成为毛主席最为欣赏三国谋士。只可惜,如今他的知名度完全不及诸葛亮、司马懿、郭嘉等人,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

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历史故事 » 此人曾经为曹操找到三个统一天下的良机,可惜均未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