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32 篇文章

标签:春秋战国 第33页

吴起变法的背景:楚国当朝大臣位高权重功高震主-历史故事

吴起变法的背景:楚国当朝大臣位高权重功高震主

  吴起变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  楚国地广人众,能...

战争历史 阅读(83)
吴楚为何发生大战: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历史故事

吴楚为何发生大战:柏举之战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一、战争前因  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为牵制楚国,晋派人带着战车来到吴国帮助吴军排兵布阵、骑马射箭,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称王。最有戏剧性的是,训练吴军的教官是原楚国大臣屈巫的儿子,屈巫因与楚国令尹争夺夏姬耍尽手段逃奔晋...

战争历史 阅读(65)
柏举之战:为何称之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历史故事

柏举之战:为何称之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

  阖闾 ,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前514至公元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部分史书认为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捷,大败楚军,仅10天即进入楚国国...

战争历史 阅读(66)
崤山之战是怎么回事?揭开崤山之战的战争经过-历史故事

崤山之战是怎么回事?揭开崤山之战的战争经过

  公元前629年,晋国、秦国联军兵围郑国,郑国有亡国之患。郑大臣烛之武出城面见秦穆公,告诉他,秦国离郑国远,而晋国离郑国近,若郑国灭亡,有利于晋,于秦国无益处。秦穆公认为烛之武言之有理,于是与郑国结盟,命秦国大将杞子、逢孙、杨孙等戍守郑国...

战争历史 阅读(86)
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春秋第一战之柏举之战-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春秋第一战之柏举之战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吴国大军深入楚境,击败楚军主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今汉川北),进而攻破楚都郢(今荆沙北)的远程进攻战。自周敬王五年吴王阖闾即位后.吴、楚争夺江淮霸权的斗争,转入吴国掌握战略主动的新阶段。鉴于楚国虽然...

战争历史 阅读(55)
占领楚国的吴王阖闾因何而退兵?吴国因何后院起火-历史故事

占领楚国的吴王阖闾因何而退兵?吴国因何后院起火

  吴王阖闾攻破了楚国之后,如何才能有效占领,真正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主人呢?  孙武与伍子胥在对待楚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孙武认为,楚国太大了,一口吃不下,得分步骤来。兵以义动,方为师出有名。当年楚平王任用谗贪,杀害忠良,废了太子建,我...

战争历史 阅读(84)
崤山之战简介:晋秦争霸战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历史故事

崤山之战简介:晋秦争霸战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

战争历史 阅读(61)
兵圣孙武的旷世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历史故事

兵圣孙武的旷世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自孙武与伍子胥执掌吴之国政、开始实施疲楚战略以来,已历六年了。这六年间,由于孙武的卓越军事才能,已使楚军陷于疲于奔命之境地,直攻楚都的时机已经成熟。然而可笑的是,就在吴军准备大举伐楚之时,中原及北方十八诸侯在召陵举行声势浩大的会盟,扬言...

战争历史 阅读(99)
司马错的浮江伐楚战略:三峡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历史故事

司马错的浮江伐楚战略:三峡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秦将司马错在战国史上是个重要人物。他三次率军伐蜀,完成了秦对巴蜀的军事征服。更重要的是,他是秦国“浮江伐楚”战略的提出者和组织实施者,曾三次指挥大规模的“浮江伐楚”战役,把平静沉寂的三峡地区变成了喧嚣的战场达40年之久。 秦孝公时(前361...

战争历史 阅读(63)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国到底有没有胜算-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国到底有没有胜算

  战国末期可以说是秦与赵的争霸史,在历次交战中,赵国取胜的记录还多于对方,而赵与秦此消彼长的分界线在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始于公元前262年,双方为争夺上党而发生冲突,赵国老将廉颇采取保守战法,“坚壁不出”,避其锋芒,耗其实力,这种打法...

战争历史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