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32 篇文章

标签:春秋战国 第28页

一首诗如何使庄姜成了千古怨妇?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

历史文化 阅读(106)
为何说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了?-历史故事

为何说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了?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国大军。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

战争历史 阅读(53)
孙武有“东方兵学的鼻祖”之称,这几人也能和他相提并论-历史故事

孙武有“东方兵学的鼻祖”之称,这几人也能和他相提并论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朝时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历代简称为武庙,以张良为的配祀。宋朝时期,追谥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增设古今七十二名将为从祀。在中国古代历...

战争历史 阅读(71)
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也曾经鼎盛一时,为何都被消灭了?-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也曾经鼎盛一时,为何都被消灭了?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

战争历史 阅读(50)
韩信触犯兵家大忌,背水列阵的原因是什么?-历史故事

韩信触犯兵家大忌,背水列阵的原因是什么?

  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选...

战争历史 阅读(116)
秦国第一个灭亡韩国,除了韩国弱小还有哪些考虑?-历史故事

秦国第一个灭亡韩国,除了韩国弱小还有哪些考虑?

  秦灭韩之战是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在秦灭六国之战的过程中,秦军攻灭韩国(今河南中部)的战争。在战国末期,秦国原本希望一举消灭赵国,不过,因为李牧这位名将的抵挡,秦国损失巨大,进攻受阻(但赵军亦伤亡惨重)。于是...

战争历史 阅读(64)

春秋战国时期公子指的是哪一类人?

  战国时候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   1.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仪礼·丧服》:“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 郑玄 注:“公子,君之庶子也。”《礼记·服问》:“传曰,有从轻从重,公子之妻,为其...

历史文化 阅读(63)

齐庄公吕光怎么死的?齐庄公的人物生平简介

  齐后庄公(?—公元前548年),亦称齐庄公,姜姓,吕氏,名光,齐灵公之子,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553年―公元前548年在位。   齐后庄公本为齐灵公的太子,但齐灵公却为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而派他出守即墨,并改立公子牙为太子,还为了除掉...

历史文化 阅读(57)
法家先驱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打工被炒三次鱿鱼-历史故事

法家先驱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打工被炒三次鱿鱼

  导读: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造齐国:在政治上将其打造成周王室的“代理人”;在军事上将其打造成攘夷的“急先锋”;从经济上将其打造成天下第一富国。齐国因此成为天下游戏的制定者。  然而,就是这...

中国野史 阅读(53)

齐庄公在位时有什么为政举措?齐庄公的轶事典故

  为政举措   齐后庄公在位时期,诛杀太子牙和大臣夙沙卫、高厚等人,并且与鲁、晋、宋、卫等国结成联盟,还曾出兵攻取晋国的朝歌。   轶事典故   与臣州绰   齐后庄公有一次上朝,指着殖绰、郭最说:“这是我的雄鸡。”州绰说:“君王认为他们...

历史文化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