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李自成都打到城下了崇祯还不诏吴三桂回师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八日,李自军大军攻下山西首府太原。告急文书传来,举朝惊慌失措。崇祯召集文武大臣、科、道各官,问“战守之策”。鉴于迁都的事行不通,崇祯另想到了另一个法子:调山海关的将士防堵李自成。李明睿却告诫道:“山海关的士兵不可...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八日,李自军大军攻下山西首府太原。告急文书传来,举朝惊慌失措。崇祯召集文武大臣、科、道各官,问“战守之策”。鉴于迁都的事行不通,崇祯另想到了另一个法子:调山海关的将士防堵李自成。李明睿却告诫道:“山海关的士兵不可...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六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
1908年,大韩帝国关闭了设立在首都汉城后苑春塘台的“大报坛”,是一种专门表达对明朝皇帝感恩、怀念之情的祭坛。 这个设立于1704年的皇坛,在历时二百多年后,终于成为历史遗迹。 1616年,建州的努尔哈赤出兵攻取辽东重镇抚顺。三年后,大明出...
1644年3月,李自成提兵50万兵临北京城下,绝望的崇祯皇帝登上煤山自缢,上演了“国君死社稷”的悲情一幕!后人读史不禁重复一个问题,崇祯皇帝为何不选择南迁呢?其中原因很复杂,既有政治集团内耗,也有崇祯帝本人的因素,使得明朝最终丧失了南迁的时...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是被不幸的崇祯恰巧遇上的,没有生在繁盛时期,空有救国情怀的皇帝仍旧会被历史淘汰。历史上没有人会记住末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他的一生永远笼罩在亡国之君的阴影下。万历三十八年,一名男婴诞生在紫禁之巅,不幸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
公元1627年,也就是明朝崇祯元年。明朝自万历后期开始衰落以后,又经过了天启皇帝朱由校七年的统治,国家的状况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积贫积弱,积重难返。天启帝人称“木匠皇帝”,国家大事他毫无兴趣,一心只爱木工手艺。操持国家的权柄他全权...
崇祯17年(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兵临京城,明思宗朱由检为了让女性家庭成员免受起义军凌辱,令皇后自杀,又亲手杀害了自己女儿和所御妃嫔数十人。在动手杀害女性家属之前,明思宗曾将三个皇子召入宫,叫他们改穿民衣,并殷殷叮嘱:“万一生还,...
崇祯在上吊前,咬破手指用鲜血悲催地写了份遗诏(《明史》有记载),看着像是自责、自悔,其实主要是在表达“诸臣误朕”,推卸责任,可偏偏那些人又都是你亲自任用的,归根结底怨得了谁?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是因为善于用人,韩信、彭越、英布有毛病...
“明朝之后无华夏”,此话怎么讲呢?大致意思就是说大明灭亡之后,华夏民族就不再主宰历史的进程,华夏族人被迫成为自己土地上的奴隶。然而灭亡明朝的清朝并没有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带领中国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人们对清朝的不满多是晚清的无能造成的,今天...
说起大明王朝,那是想当然的硬气。什么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让人无端兴起一股豪气。什么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感觉从上到下,君臣一心,壮怀激烈。只是豪气归豪气,大明王朝最终还是从内里腐烂,最终被一击而溃。作为大明王朝的最高领导人崇祯帝,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