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太子下落之谜:太子朱慈烺最终去哪里了?
崇祯十七年(1644),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崇祯帝见大势已去,绝望地叫来太子朱慈烺并另外两个儿子——朱慈灿、朱慈焕,亲自为他们换上民间衣服,令其逃亡,并叮嘱他们说:“见到做官的叫老爷或相公,见到平民百姓叫老爹或老兄,见到...
崇祯十七年(1644),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崇祯帝见大势已去,绝望地叫来太子朱慈烺并另外两个儿子——朱慈灿、朱慈焕,亲自为他们换上民间衣服,令其逃亡,并叮嘱他们说:“见到做官的叫老爷或相公,见到平民百姓叫老爹或老兄,见到...
明朝末年,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的危局使崇祯皇帝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关外清军虎视眈眈,西南张献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已西进潼关,占领西安,控制了西北,整顿兵马要直取北京,大有称王建...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在此危难之际,左良玉拥兵八十万,完全可以挡住李自成进攻,那他人在哪里? 时间回溯到1643年11月,李自成击败大明最后的精锐秦军,杀死名将孙传庭,破潼关,进西安,建国...
大明的天下,到了1627年已经走过了260个年头。天启皇帝的病逝,膝下无子的传位问题,困扰着整个大明王朝。信王朱由检继位,其实如何在魏忠贤的围困下完全继位。其起因,正是木匠皇帝的临时起意。 大明天启七年,当时正处于八月正深,天气正狠...
古人云,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不论功成名就,家大业大,还是穷困潦倒,入不敷出,面子都是生活中的每个人很难迈过的一道坎。对古代富有天下的帝王来说更是如此,江山美人,王权霸业,不但要里子,更要面子。动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爱面子到了极点。...
说起崇祯皇帝,很多人都不喜欢他,觉得他是亡国之君。更有甚者,不惜为魏忠贤之流的阉党洗地也要给崇祯身上摸黑。说什么如果魏忠贤不死,大明朝至少还能支撑几十年,而阉党的覆灭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这都是些什么无稽之谈,众所周知,阉党就是明朝的毒瘤,...
1644年的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上吊自杀。 生命是宝贵的,除了自杀,还可以跑路,或者投降,或者被俘。可为什么堂堂的大明皇帝最终选择自杀呢? 事实上,崇祯确实想过跑路。在这一年的正月,崇祯已经知道大势已去,他的心中构思着一个方案:...
尽有天下膏腴之地、国家组织完好、拥兵百万——这样一个朝廷,距“灭亡”二字不亦远乎? 崇祯死了。他在李自成军攻陷皇城时,毅然自缢。崇祯的死,被当成明朝灭亡的标志。姑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这部已印三百余次、总发行量超过四千万册、流传极...
导读: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引清兵破边墙进犯京都的罪魁祸首。袁崇焕当然不该死,袁崇焕本来也不会死。虽说他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崇祯杀害,但细细检点,这个结果与袁...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祯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但不久农民起义军就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联合夹击下败亡,李自成也死于非命。有人说李自成和崇祯的两败俱伤是因为互断了对方的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