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0 篇文章

标签:崇祯 第14页

崇祯帝为何如此厌恶文人 放言“文臣人人可杀”?-历史故事

崇祯帝为何如此厌恶文人 放言“文臣人人可杀”?

  对于朱由检而言,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的前半个月,是艰难的最后时日。在征调各方“勤王”之师的同时,还得筹措军饷。办法之一是,凡是押在监狱的犯罪官僚,可以用捐献军饷来抵赎他们的罪状;办法之二是,凡是皇亲国戚、高级官僚,一律按照官爵高低...

历史人物 阅读(44)
崇祯皇帝本可不上吊:是谁把他逼上了煤山-历史故事

崇祯皇帝本可不上吊:是谁把他逼上了煤山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廉政的...

历史人物 阅读(45)
死亡倒计时 崇祯吊死煤山前最后三天怎么过的-历史故事

死亡倒计时 崇祯吊死煤山前最后三天怎么过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

历史人物 阅读(37)
明末崇祯帝为何如此勤奋却仍无力回天?-历史故事

明末崇祯帝为何如此勤奋却仍无力回天?

  按照一般观点认为,崇祯帝是明朝灭亡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可以说,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既有同情也有责难,既有惋惜也有诋毁,但无论哪种看法,对其尚属一位勤奋的帝王,几乎没有异议。毕竟,据史料记载,崇祯帝继位时,年仅17岁。面对父兄留下的一个危...

历史人物 阅读(32)
揭秘: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子女们下落之谜-历史故事

揭秘: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子女们下落之谜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领农民起义军直捣北京。同年三月十六日包围北京,开始发动猛攻。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杀入京城,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准备君子死社稷又担心妻女被叛军抓住蹂躏,于是迫周皇后自杀...

历史解密 阅读(38)
崇祯皇帝为什么选择吊死煤山也不肯迁都?-历史故事

崇祯皇帝为什么选择吊死煤山也不肯迁都?

  明朝末年,朱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外患的危局使崇祯皇帝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关外清军虎视眈眈,西南张献忠一路沿湖北、湖南夺关占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已西进潼关,占领西安,控制了西北,整顿兵马要直取北京,大有称王建...

历史解密 阅读(41)
崇祯皇帝为何要狠心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历史故事

崇祯皇帝为何要狠心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

  说起明朝的十六位帝王,命运最为悲惨的就要数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了,崇祯的哥哥天启帝驾崩之后,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他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任皇帝。   崇祯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夙兴夜...

历史人物 阅读(49)
崇祯皇帝殉国时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左良玉在哪里-历史故事

崇祯皇帝殉国时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左良玉在哪里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在此危难之际,左良玉拥兵八十万,完全可以挡住李自成进攻,那他人在哪里?   时间回溯到1643年11月,李自成击败大明最后的精锐秦军,杀死名将孙传庭,破潼关,进西安,建国“...

历史人物 阅读(46)
崇祯如此勤政为何明朝仍然亡国?要怪就怪他-历史故事

崇祯如此勤政为何明朝仍然亡国?要怪就怪他

  与爷爷万历和兄长天启相比,崇祯很不幸,登基之前的17年时光本来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成长学习阶段,然而因为大部分时间他不是皇储,只是个住在皇宫外面的信王,所以崇祯既没有机会跟张居正这样的大政治家学习,也没有机会向孙承宗这样的牛掰帝师请教。可以...

历史人物 阅读(44)
史上崇祯皇帝为什么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呢?-历史故事

史上崇祯皇帝为什么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呢?

  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

历史解密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