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明朝亡国皇帝崇祯公开检讨治国三大过错
崇祯17年,即1644年3月初,李自成起义军兵临城下,大明王朝岌岌可危。皇帝朱由检一方面有感于吏治的败坏,向六部和都察院发去训诫的谕旨;另一方面为了挽回民心,发布大赦天下的诏书,公开向全国老百姓对他十七年的执政治国作了深刻的检讨: ...
崇祯17年,即1644年3月初,李自成起义军兵临城下,大明王朝岌岌可危。皇帝朱由检一方面有感于吏治的败坏,向六部和都察院发去训诫的谕旨;另一方面为了挽回民心,发布大赦天下的诏书,公开向全国老百姓对他十七年的执政治国作了深刻的检讨: ...
揭秘崇祯皇帝为什么失败 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是最终却还是成了亡国之君,其终年三十三岁。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研究崇祯皇帝为什么失败,显然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崇祯帝自缢前的话语可以看出,崇祯帝主要将自己失败的原...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虽想要“励精图治”重振明朝,但无奈大厦将倾,整个明朝政权岌岌可危,再加上崇祯个人才能有限,未能将明朝从危机重重之中挽回,在用人当中过于多疑,导致最后明朝无良将可用,最终逼得这位皇帝上吊自缢,结束了他的一生,同时也...
皇帝即位后,免不了就得进行一些册封之类的活动。 1622年,明熹宗朱由校封12岁的弟弟朱由检为信王。朱由检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两年后庄妃去世,年仅37岁,庄妃是朱由检的养母。在波澜不惊的表象背后,其实颇有蹊跷,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表面...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崇祯皇帝有一晚做梦,梦到天空中有望不断的紫气滚滚而来,就像许多神龙在腾云驾雾,场面十分壮观,又令人背脊发冷。他醒来后,感觉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他隐约感觉到自己的皇位不保,马上命人快马加鞭在南方找来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风水先...
1644年4月25日的黎明,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吊死在北京煤山的歪脖子树上。传17帝276年的明帝国就此终结。可是,崇祯帝还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永王与定王。在他自杀前思宗就将他们送出宫外,失去了保护的他们,能否顺利活下来,最终...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
话说,如果我们说起“两面人”,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无论是近代的一些贪官污吏,还是古代的许多所谓忠臣,其中,就有很多“两面人”。尤其是,在明朝的一位“两面人”,更是曾经因为力阻崇祯皇帝迁都,而被当时很多的老百姓称为“大忠臣”。然而...
万历皇帝亲政后骄奢淫逸,长期怠政,却勤于搜刮。在他的统治下,明朝的政治环境日趋恶劣:农民起义、市民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这个时候已经埋下了伏笔。 首先崇祯亲政的时候在东林党的教唆下安置魏忠贤于凤阳,之后魏忠贤缢死。清除了魏...
有人说明亡于党争,也有人说明亡于流贼、满清双重夹击,其实这些都没错,都是明朝倒下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明朝最大的问题是没钱,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左支右绌,仍然是入不敷出,到了最后崇祯皇帝不得不向大臣“乞讨”。 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