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吃瓜,瓜农一句,让乾隆走后派人杀掉瓜农
乾隆一次微服私访时,正值炎热的夏天,走着走着就想喝水,怎奈四处无人家,侍卫带的水也没了。最后发现一片西瓜地,一行人便打算向瓜农买点西瓜。 50岁的瓜农正在乘凉,乾隆便向其说明来意。谁知瓜农并没有很高兴地开门做生意,而是直接拒绝了乾隆...
乾隆一次微服私访时,正值炎热的夏天,走着走着就想喝水,怎奈四处无人家,侍卫带的水也没了。最后发现一片西瓜地,一行人便打算向瓜农买点西瓜。 50岁的瓜农正在乘凉,乾隆便向其说明来意。谁知瓜农并没有很高兴地开门做生意,而是直接拒绝了乾隆...
古代皇帝头上戴着就叫冠,这冠上要加冕。冕的上面有块长方体的搓板,叫廷,在廷的前后挂着一串串玉石珠子,就叫做旒。所以古代皇帝冠帽上挂的不是“珠帘”,学名叫玉旒。
对于挂的玉旒,也有严格的规定,天子挂12串,而诸侯只能挂10串。在冠冕正对耳朵的位置,还有两块名为“黈纩”的玉。这玉不是用来装饰的,它是用来拍耳朵的,于是有名为“充耳”。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了一些成语?
玉旒遮掩、视而不见;黈纩塞耳,充耳不闻。古代皇帝带着冠冕,这其中可是包含了整治哲学。
十二串玉旒,十二是极数,代表君主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君主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免政治流于严酷;黈纩塞耳,是指君主不可听信谗言,对于溜须拍马屁要“充耳不闻”。这一顶冠冕,表现出古代君主“见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而放小过,无求备一人,”的为君哲学。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260年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而作为当时排名前二的军事大国,秦赵都倾尽全力了,特别是赵国,丢了长平关,就相当于丢了门户,自然倾全国之力。最后赵军被歼四十五万人,其中五万战死,四十万投降后被坑杀,真是悲惨至极!
首先白起为什么要坑杀如此多的赵军。秦国统一六国首要敌人便是赵国。如果放走了这些赵人,或许下次他们又再次当兵成为秦国的敌人。而投降的赵人太多,本来粮草就不足。一旦停止供应给他们粮食。这些投降的赵人马上就会再起造反。在加上秦军是虎狼之师,人家是论人头来晋级军衔的,那自然是杀人不眨眼,坑杀赵军还可以威慑其它国家。处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白起选择坑杀掉这些赵人。
史记记载有四十五万人,那么有没有这么多人呢?历史给出了答案,其中最著名的答案就是曹操。曹操曾讨伐东吴,号称动员了八十三万兵力,但是据后世历史学者考证,其实际兵力只有十几万人。苻坚也是号称动员了百万大军,其实呢,不过二十万人。在加上古代信息闭塞,一瞅黑压压的一片,一个人说有十万,等传到第十个人时已经变成百万了。再说你四十万人在长平和秦军相持了一年,而赵国顶多就三百万人,古代交通不发达,输送粮食的损耗可以达到80%。你赵人一天就算吃一顿饭粮草也不够。这样一算下就知道起码战兵绝对不是四十万。
说回到廉颇,根据一些记载来看,县军队指挥官是县尉。六个尉统帅的兵力也相当于六个县的兵力,外加一个俾将被杀。所以廉颇的失利对赵王来说,相当于几个县兵力成建制损失,这是很难接受的,因为赵国郡县也是有限的。由此推算,所谓赵军四十万的说法显然成色不足。就算赵国想不要命的极限动员,三个月的时间也不够堆出四十万人来。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最后秦王征发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长平之战,秦军投入总该有几十万了吧?但其实史书里的原话是,到河内郡征发15岁以上男子,而且全郡封爵。河内郡是秦国新征服地区,可动员的男子实际也不过10万上下,而且只是为了堵住釜口道,将赵军彻底困住,根本用不到10万规模的兵力。
所以真正坑杀的绝对没有四十万这么多,但是可惜。如果你不能拿出证据证明被坑杀的不是四十万的话,那么就只能选择相信历史上记载的四十万。甚至历史记载死了一千万,你不能证明没有死一千万的话,即使内心知道是假的,也只能按照书中所记载的人数。
上下五千年,帝王说不完,但凡亡国之君,因号召力巨大,大多被斩草除根,不得善终。夏桀被饿死,殷纣王被烧死,周赧王被吓死,秦王子婴被杀死,晋恭帝被闷死,南唐后主被毒死,隋炀帝被勒死,唐昭宣帝被毒死,北宋二帝被虐死,南宋末帝被淹死,明朝崇祯上吊死,南明永历被勒死。但历史有时候也十分狗血,也有走了狗屎运的亡国之君,不但没有身首异处,而且还得以善终。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三国归晋和五代归宋时期。
【汉献帝刘协】
汉朝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权,汉献帝刘协直接禅位给曹丕,曹丕正式称帝,建立了魏朝,史称魏文帝。曹丕也没有亏待这个大舅哥,封汉献帝为山阳公,以河内郡山阳县的一万户作为食邑。在封邑里汉献帝可奉汉朝正朔,以天子的礼仪进行郊祭,上书言事不称臣。刘协和妻子曹节等迁到山阳之后,将过去在宫中学习到的精湛医术,用来救死扶伤,汉献帝一直活到五十四岁,最终因病去世,得以善终。
【魏元帝曹奂】
曹魏亡国之君“魏元帝曹奂”:司马炎接受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西晋政权,史称晋武帝。为了感谢曹奂禅让,封其为陈留王,食邑万户,还可以享受使用天子旌旗等特权,礼遇极其优厚,曹奂当了5年皇帝,干了37年陈留王,活了整整58岁才无疾而终。
孙吴亡国之君“吴后主孙皓”: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吴国灭亡。孙皓被迁到洛阳之后,晋武帝封他为归命侯,待遇还算优厚,4年后,孙皓病死于洛阳城。历史上这孙皓残忍暴虐,用变态手法大规模杀人,没想到当了16年皇帝,还活了42岁得以善终。
【蜀后主刘禅】
蜀汉亡国之君“后主刘禅”: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说的都是这位,魏国伐蜀,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刘禅虽然昏庸,但是在皇帝这个高风险的职业里,当了41年皇帝,国破家亡后还活了8年,直到64岁才无疾而终。不论是在位时间,还是寿命,在皇帝里面都是名列前茅的。
前凉亡国之君“悼王张天锡”:张天锡是后凉的亡国之君,这个皇帝总的来说比较硬气,公元376年,前秦皇帝苻坚派遣大将姚苌进攻前凉,张天锡兵败势穷投降,前凉灭亡。张天锡被苻坚封归义侯,7年之后淝水之战,张天锡趁秦军败退之际逃奔东晋,被封西平郡公,很受恩遇。张天锡当了13年皇帝,在前秦当了7年归义候,在东晋当了15年西平郡公,享年61岁,可谓是活得最丰富多彩的亡国之君。
【陈后主陈叔宝】
陈国亡国之君“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这种死不足惜的亡国之君一辈子就跟了三件事“吹牛,吃喝、玩女人”。公元589年,杨广统帅隋朝大军攻克建康,陈叔宝和两个妃子在枯井被捉,陈国灭亡。陈叔宝把自己老妹献给隋文帝得到宠幸,被封为长城县公,天天胡吃海喝生活无忧的活了15年,公元604年去世,这猪狗不如的东西竟然活了51岁得到善终。
【恭帝柴宗训】
后周亡国之君“恭帝柴宗训”:柴宗训是周世宗柴荣的儿子即位时才仅仅6岁,禁军大将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胁迫柴宗训“禅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后周灭亡。赵匡胤登上帝位后,大概是感觉有愧与结义大哥柴荣,对待柴宗训一家礼遇甚加,封其为郑王,并告诫后世子孙务必善待柴氏家族。柴宗训让位后13年病死,活了20岁。其后代世袭崇义公,直到南宋灭亡,整整世袭两宋,是末代帝王后代结局最好的一个。
【忠懿王钱俶】
吴越亡国之君“忠懿王钱俶”:钱俶是吴越国国君,在位30年,在五代十国算是长寿之君,有区别于他国都是被动亡国,只有吴越国是主动亡国。宋太祖赵匡胤征讨江南期间,钱俶出兵策应有功,竟然被宋太祖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978年钱俶奉旨入京被扣,被迫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吴越国灭亡。钱俶降宋后,是五代十国里面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被封为淮海国王,直到10年后才去世,活了整整60岁。
北汉忠懿王钱俶“英武帝刘继元”:北汉只有三晋一偶,传到第四代刘继元手上,已经奄奄一息。刘继元昏庸无道,杀大将自毁长城,连杨家将都归宋了,刘继元勾结辽国,顽抗北宋,竟然也苟延残喘了11年时间。公元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进攻北汉,大败辽国援军,北汉灭亡。宋太宗封刘继元为彭城郡公还赐给京师豪宅。苟延残喘12年后,刘继元这货色竟然也寿终正寝,可能是战斗不息的缘故,谥号竟然是“英武帝”。
【宣统帝溥仪】
清朝亡国之君“宣统帝溥仪”:宣统三年十月十日,爆发了武昌起义,清朝灭亡。按照优待清室条件八条,溥仪退位后暂居紫禁城;仍用皇帝尊号,民国政府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每年提供400万两的费用。民国六年张勋复辟,溥仪重坐大殿,当上皇帝,复辟失败,竟没人追究。民国十三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民国二十一年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满洲国,溥仪又当起了皇帝。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联关押。1950年引渡回国服刑改造10年,1959年释放,1967年去世。三当皇帝,活了整整61岁,竟然也得以善终。
溥仪在选妃的照片中,随意画了一个圈,就改变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而这个女人就是额尔德特•文绣,她是满洲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随着端恭去世,文绣的家开始败落,一转眼,十多年过去,文绣已经出落成为了一位大姑娘,她的容貌并非沉鱼落雁,但却有着一股大家闺秀的气质。
不拼容貌拼气质,这事儿说得就是文绣。
这一年,溥仪开始昭告天下准备选皇后和皇妃,而14岁的文绣因为根红苗正,相片就被送进了宫中,他就成了溥仪的皇妃,后来冯玉祥派鹿钟麟将溥仪撵出了紫禁城,文绣跟随溥仪来到天津后,他们直接住进了张园。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婉容的存在,文绣和溥仪的关系逐渐疏远,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在1931年8月,她离开天津,并登报公开与溥仪离婚。
跟皇帝离婚,你真的没有看错,不仅当时溥仪惊呆了,全国上下的老百姓也都惊呆了,新闻记者还送给文绣一个响当当的绰号——刀妃。
刀妃的意思就是比刀子还要厉害的妃子。
虽然文绣跟溥仪要了抚养费5.5万元,但离婚后,已经成为平民的文绣,就沦为各方势力算计的对象,警察们不时打着捐钱的名义趁机勒索文绣的钱财,再加上文绣被亲戚欺骗,贵重的物件一件件进了当铺,那5.5万元巨款,几年后也花没了。文绣的生活变得异常潦倒,那么刀妃和溥仪离婚后,她都干了一些什么事?她都遭受了怎么样的痛苦,小编就给您简单说一下:
1、重操童年旧业糊纸盒
文绣小时候为了读书,她晚上挑花活,糊纸盒。现在为了生存,她根本没有别的本事可以赚钱,只好好重操旧业,从原本可以生活无忧的皇妃,变成一个普通的妇女,柴米油盐能省便省,最后实在维持不下去,她只好去投奔表哥,但也不好意思白吃白住,她就跟表嫂一起糊纸盒卖钱。
2、补丁衣服往里穿
文绣因为收入甚微,一年到头也买不起一件新衣服,她只好将破旧的衣服缝缝补补,套在好一点的衣服里面,虽然表面穿着的衣服不错,可是里面穿得多么寒酸,只有文绣自己知道,她的心在流泪。
3、皇妃卖烟
文绣的表哥因为战乱失去了工作,为了维持日常的吃穿,文绣只好偷偷将最后一件值钱的珠花当了,为了让大家都有一口饱饭吃,她到大街上去卖香烟,可是摆摊卖香烟的时候,却被一家小报记者认了出来,一时间,好奇的人们都涌到了文秀的香烟摊前,对她指指点点,什么“哈德门、老炮台”的叫卖,文绣是再也张不开口了,她只得撤了烟摊回家。
4、摔倒没人扶
文绣为了生活他选择了再婚,她嫁给了国民党少校刘振东,可惜好景不长,刘振东因为有军队服役的经历,北平解放后,便被当地的政府管制,文绣只好在家中等待丈夫,可是大冬天门口结冰,她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疼得她倒在地上没起来,只好大声呼救,邻居将她送进医院,可是却没钱治病,幸亏邻居给他垫付了住院的钱,让文绣渡过了难关。
5、木箱子制作棺材
好日子少,苦日子多。文绣终于熬到丈夫被放出来,刘振东为了养家糊口,就开始干起了清洁工。都说患难见真情,丈夫回来后对文绣还是不错的,在文绣四十四岁那一年,她突发心肌梗,没有被抢救过来,文绣去世后,清洁队的工友们一起出力,用木箱子的旧料,帮助文绣钉了一具四块木板的薄棺,最后她被埋葬在安定门外的义地里。
文绣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间,走得有些匆忙,亦有些遗憾,毕竟她吃了很多的苦,好日子没来就去世了,真的是很可惜!
文绣从皇妃到平民,但她没有后悔,因为她知道自己追求的幸福是什么——不是紫禁城笼中的金丝雀,而是一个普通女子追求幸福的自由!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下隋唐演义中十三太保的历史:太保这一称呼本来与太师、太傅一起称为三公,在古代历史上级别可不是一般的高。后来,随着历史演变,分封的太保太多,分散了军权,以致后来渐渐失去实权,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荣誉称号。直至后来昏君当道,天下英豪揭竿而起,太保词甚至沦落为对绿林好汉的称呼。
在《隋唐演义》里,靠山王杨林也有个十三太保:大太保罗方,二太保薛亮三太保李万,四太保李祥,五太保高明,六太保高亮,七太保苏成,八太保苏凤,九太保黄昆,十太保曹林,十一太保丁良,十二太保马展,十三太保秦琼。
说道靠山王杨林的十三太保,个个武艺超群,其中武艺最高的是神拳太保秦叔宝。此外的十二太保中罗方,薛亮是除了秦琼之外最厉害的。大太保罗方在战场上曾被被罗成挑下马。二太保薛亮在战场上直接被雄阔海打死,其余几个太保没有什么丰功伟绩,靠山王杨林被杀后,树倒猢狲散,纷纷下落不明。
武艺最高的就是秦琼(秦琼是后来收的唤作十三太保,为报父仇才认贼作父),有神拳太保之美誉。江湖绿林好汉个个对之称赞,江湖人士口口相传,秦琼的本领一传十、十传百,后来甚至有点夸大说他能在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登基皇位,秦琼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成为凌云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十三太保中名号最响的当属秦叔宝。在此之前靠山王杨林只有十二太保,但是在古代有这种干爹干儿子的情况,一般算是拉拢人心的一种行为。隋唐演义里杨林是钦佩秦琼的能耐和义气,认为秦琼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算是当代的英雄,所以机缘巧合的碰到了。就收了义子。不过之后的结果是秦琼知晓了杨林是杀父仇人,所以也就撕破脸了。
说道十三太保武力最强的就属秦叔宝,他怀抱一对瓦面金锏,尉迟恭手拿一只竹节钢鞭。有道是:双锏打出唐天下,单鞭安定李乾坤。也正是靠山王最赏识的义子。
后期秦叔宝投奔到李世民帐下,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统一天下,被李渊封为护国公。后参与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因秦叔宝战功赫赫、勇猛无比,现在不少地区还有已秦叔宝画像为门神的风俗,百姓贴门神就是用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
明朝有许多颇具气节的读书人,但到了末年,也有很多没骨气的大臣,这其中以孙之獬最为臭名昭著。
孙之獬出生于1591年,字龙拂,山东省淄川县人,天启二年进士。我一直怀疑这哥们缺骨头,属草的,他的人生就像草一样随风倾倒,哪边势强就倒向哪边。
他刚参加工作哪会儿,明朝正是魏宗贤及其阉党得势,孙之獬于是投靠阉党,过了段吃香喝辣的日子。等到崇祯即位,以老辣地手段打击阉党,魏宗贤自缢而亡,阉党也随之轰然坍塌,作为阉党成员的孙之獬自然倒了大霉,被赶回老家。
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孙之獬感觉自己要时来运转了,决定向清军俯首乞降。当时清朝还没发布剃发令,但这哥们为了讨好新主子,竟然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满装,乐呵呵地欢迎“清军进村”。
清朝早就想收买人心,见还有这么一货主动剃发投诚,据说还是前朝的进士,也就接受了他的乞降,并任命他为吏部侍郎。当时清朝刚入北京,天下未定,所以允许明朝降臣上朝时穿明朝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然而孙之獬这哥们为了取悦主子,有心“标异而示亲”,上朝时他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不仅如此,这哥们还想满族大臣套近乎,主动走到满族大臣行列。他以为满族勋贵们会把他当同事看,没想到人家根本不理这么一厚颜无耻的货,对他骂骂咧咧推推搡搡,把他逐出了班外。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也恨他过于谄媚,对他爱理不理。
有句俗话说得好,宁愿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孙之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满族勋贵得罪了他,他不敢发泄,却决定把怒气撒在汉人身上。于是他上表清廷,对他的新主子说,要想让汉人彻底服从清廷的统治,就必须对汉人强制剃发留辫。
在此之前,清朝试过让汉人剃发,但遭到强烈反对,所以停止了剃发令。现在经孙之獬这么一说,又觉得剃发实有必要,于是清廷终于下定决心强制剃发。剃发令甫一发布,汉人群起反对,纷纷起义与清朝为敌,清廷派兵残酷镇压,无数有血性的汉人因此丧身。
这样的惨案发生,孙之獬无疑是罪魁祸首之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孙之獬这个卑鄙小人,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1647年,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时孙之獬正巧“衣锦还乡”。农民军攻入淄川,将其活捉,五花大绑示众街市,人们在他身上遍刺针孔,插上毛发,以惩罚其献媚清廷首创剃发残害同胞的罪行,然后斩首市曹,暴尸通衢。
孙之獬之死,全国人民无不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清廷也知道他臭名昭著,尽管被农民军所杀,但顺治帝没有给予他任何旌表和抚恤。
一个毫无廉耻,以残害同胞取悦主子的人,在主子面前不过是条会咬人的恶犬,不可能得到主子的尊重,孙之獬的下场恰好说明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