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说、戏曲、演义等文学作品地广泛传播,凭借三斧子半绝技驰骋沙场的初唐草包福将程咬金形象深入人心。但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根本就不用板斧作为武器,而是使用槊。
程咬金是其本名,后多称程知节,字义贞,是济州东阿人。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北齐官员,可谓出身名门。因隋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天下动荡不安,很多军队四处抢掠。程咬金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后来随着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程咬金弱小的家乡武装力量,无法维持,遂率部投奔了瓦岗军的李密。李密为了独揽大权积极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并以二人为“内军”骠骑。
史载程咬金作战勇猛的案例也就发生在此时,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欲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
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此战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虽然对他们甚厚,但是程知节和秦叔宝二人却不满意王世充多诈。随时准备找机会离开王世充,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
但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乘隙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随即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勇武,竟不敢追逼。
归唐后,程知节便追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立下了很多战功。后来,在李建成与李世民愈演愈烈的斗争中,程知节始终站在李世民一边,并最后助李世民在玄武门一举夺得皇位,成就了不世的拥立奇功,得到了李世民进一步信任。后被封为卢国公,被李世民计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十九位。因为程咬金性格鲜明,事迹颇多,所以,后世不断将他的事迹加工传诵,最后竟成了“混世魔王”“草包”“福将”等多种形象,但不论怎样演绎程咬金的故事,都体现了人民对英雄形象的热爱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