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4 篇文章

标签:曾国藩 第19页

太平军湖口大捷:曾国藩大败后气得差点自杀!-历史故事

太平军湖口大捷:曾国藩大败后气得差点自杀!

  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  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6月到1855年1月,西征军连续作战一年半...

战争历史 阅读(95)
湘军为何超越八旗兵和绿营 并灭掉太平军?-历史故事

湘军为何超越八旗兵和绿营 并灭掉太平军?

  湘军,是一种现象,代表着汉人士大夫崛起,帮助清朝打灭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同时,甚至还稍早一点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国藩之后的左宗棠、李鸿章,甚至包括吴长庆、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等人,都是这个时代湘军现象的体现者。   曾国藩能够...

战争历史 阅读(62)
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历史故事

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

  罗大纲,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曾组建"三合会"率饥民暴动。以后进入广西,加入"天地会",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洪秀全起兵后,罗大纲带领两千多部众投靠太平军,被任...

战争历史 阅读(61)
曾国藩的四句话遗嘱何以传世百年:曾国藩后代名人-历史故事

曾国藩的四句话遗嘱何以传世百年:曾国藩后代名人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

历史解密 阅读(44)
揭秘: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三个人的恩怨纠葛-历史故事

揭秘: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三个人的恩怨纠葛

  晚清时局激荡,曾左李恩怨纠葛跨越几十年,又大事频发,涉及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谬以千里,今天试着回答一下,预计会又臭又长。  一、曾左恩怨  曾国藩是科举正途出身,左宗棠屡试不第。  左宗棠虽然没有从科举出身,不是说明他没有...

历史解密 阅读(59)
天津教案是谣言导致的大灾难:曾国藩与天津教案-历史故事

天津教案是谣言导致的大灾难:曾国藩与天津教案

  导读:当年晚春,一则沸沸扬扬的传闻在天津附近不断扩散:天津地方已先后有几百名幼童失踪;这些幼童,大多被法国传教士收买的人贩子诱拐;每诱拐一名儿童,人贩子可得到五两银子,而法国传教士可以幼童的眼睛、心肝为原料,配制西洋药方……  1870...

历史解密 阅读(61)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历史故事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

  所谓“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以下以“湘”“淮”“袁”简称之)。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其间交错勾连,发展嬗变,承续更替,可以“三...

历史解密 阅读(69)
天津教案与清政府的危机公关:曾国藩成替罪羊-历史故事

天津教案与清政府的危机公关:曾国藩成替罪羊

  1870年的“天津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教案”之一,在“天津教案”的办理过程中,清政府的基层官员、高级官员、以慈禧为代表的朝廷,以及官场内的洋务派和顽固派都参与其间,不论他们彼此间有多少不同和矛盾,正是这种互相作用的“合力”,形成...

历史解密 阅读(51)
曾国藩称帝之谜: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没有称帝?-历史故事

曾国藩称帝之谜: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没有称帝?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

历史解密 阅读(53)
清朝的天津教案是怎么回事?火烧望海楼事件始末-历史故事

清朝的天津教案是怎么回事?火烧望海楼事件始末

  1870年6月21日,在天津,有一伙人一把火烧了一座名叫“望海楼”的法国教堂,并杀死了20名外国传教士以及侨民,其中主要是法国人,事后,以法国为首的列强大兵压境,清政府急忙派出曾国藩去调查本案,本案最后以清政府处死16名中国人犯而结案告...

历史解密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