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05 篇文章

标签:曹操 第168页

白马之围曹操是如何胜利的?曹操的制胜法宝是啥-历史故事

白马之围曹操是如何胜利的?曹操的制胜法宝是啥

  “兵者,诡道也。”在兵法里,诡道是一切战略的核心与基础。诡道,就是不断制造玄虚,让敌人摸不透我方的真实意图,造成敌人错误的估计,然后再“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获得最终的胜利。曹操与袁绍的角逐中,有一场著名的战役——白马之围。当时双方的军...

历史解密 阅读(51)
曹操为何要杀死曹植的夫人?曹植崔夫人被杀之谜-历史故事

曹操为何要杀死曹植的夫人?曹植崔夫人被杀之谜

  曹操是个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他胸怀很宽阔,气度也非常宏大。曾经宽恕过杀死自己儿子和大将典韦的张绣,只是有时候,曹操爱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要杀人,那是在极度恼怒的时候。一般说来,曹操会在下列情况下杀人:  其一,当对方的言行危及到自身的时候...

历史解密 阅读(54)
孙权决策的转变: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历史故事

孙权决策的转变: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绍被打败后,刘备又于201年投奔荆州刘表。从孙权继位到208年曹操南取荆州之前,曹、刘、孙三家...

历史解密 阅读(66)
解密许攸之死:源自于对故交曹操性格认识的不足-历史故事

解密许攸之死:源自于对故交曹操性格认识的不足

  人言许攸死于狂妄,其实不然。   许攸的不幸,首先是源于愚蠢的判断:自己是曹操的故交,又是有功之臣,纵然傲慢显耀,怎么得曹操也得给面子。   但他不悟:曹操是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叫天下人负我”的真小人。怎容得别人对他有一点不利?再者...

历史解密 阅读(118)
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贤佞程度能左右一朝代兴亡-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贤佞程度能左右一朝代兴亡

  秘书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人们尤其关注那些曾做过高层领导秘书的官员。在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秘书案发带出腐败官员的事件。“秘书腐败”亦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年4月24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刊载了...

历史解密 阅读(61)
青州军击鼓事件:曹操死后青州兵引发了一场哗变-历史故事

青州军击鼓事件:曹操死后青州兵引发了一场哗变

  《三国志》中的魏书,臧霸传中“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青州军击鼓事件是曹魏的一大重要的转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曹丕的东南地区的政策(涉及青,徐,扬三州)。  臧霸何功 汉魏交替间的公案  两年前,在故乡和...

历史解密 阅读(54)
汉末第一忠臣曹操:一生不称帝只为扶持汉献帝-历史故事

汉末第一忠臣曹操:一生不称帝只为扶持汉献帝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权在握,依然臣事汉朝,把他说成大奸臣,那是罗贯中的污蔑。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

历史解密 阅读(64)
曹操为何会选择杀死伏皇后?为代汉提前做准备-历史故事

曹操为何会选择杀死伏皇后?为代汉提前做准备

伏皇后的家族势力,恰恰是汉末仅存的一股与曹操不合拍的力量,必须加以剪除。从案子侦办过程与结果来看,大概情形也能反映他的这种心态。 建安十九年,汉献帝的伏皇后被废,“下暴室,以幽崩”,罪名很蹊跷,“阴怀妒害,苞藏祸心”。这是汉末最著名的一段公...

历史解密 阅读(61)
解密: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历史故事

解密: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刘在荆...

历史解密 阅读(60)
三国第一骗局:曹操营建铜雀台和江东二乔无关-历史故事

三国第一骗局:曹操营建铜雀台和江东二乔无关

  《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讲到周瑜从鄱阳回来,鲁肃引诸葛亮来见,商议讨曹的相关事宜,诸葛亮向周瑜献出一计说道:“愚有一计:只要把两个人送与曹操,曹操的百万之兵便会撤走。”   周瑜忙问其详,诸葛亮说:“...

历史解密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