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0 篇文章

标签:北宋 第22页

北宋为什么实行“守内虚外”政策?有什么用意-历史故事

北宋为什么实行“守内虚外”政策?有什么用意

  宋太祖及其后继者大多按“守内虚外”的方针进行军事部署,将大多数禁军驻防在京城及附近地区,而边境上却只有少数禁军驻防。当时,开封内外,兵营列峙相望。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呢? 首先,“守内虚外”是当时北宋消灭割据、抵御外...

历史解密 阅读(60)
北宋灭亡原因新解:“将门之后”未出合适接班人-历史故事

北宋灭亡原因新解:“将门之后”未出合适接班人

  北宋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中国文明程度最高”的朝代,但是这个“文明程度最高”的朝代,却在延续了167年后遭遇“突然死亡”。   这个“文明程度最高”的朝代,为什么会“突然死亡”?   有人认为是太祖赵匡胤“重文抑武”国策所致,有人指责徽钦二...

历史解密 阅读(52)
北宋灭亡后存活33天的伪楚政权:张邦昌伪楚政权-历史故事

北宋灭亡后存活33天的伪楚政权:张邦昌伪楚政权

  导读:宋金争战期间,志在必得的金朝最初的目标其实是在俘获宋朝皇帝以后,将其作为手中的政治筹码,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将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全部在京皇族宗室押送北上,就是以为了让他们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意在将赵宋皇室之合法继承人...

历史解密 阅读(56)
北宋名臣寇准客死异乡真相:因为忠直没有朋友-历史故事

北宋名臣寇准客死异乡真相:因为忠直没有朋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

历史解密 阅读(64)
北宋轶事:建筑大师预浩的败笔如何变成杰作?-历史故事

北宋轶事:建筑大师预浩的败笔如何变成杰作?

讲这个故事前,先带大家弄明白一个词——都料匠。 都料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设计建造总工程师。此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又叫营造师或总工匠。宋朝沿用,是一项建筑工程由设计到施工建造的技术总负责人。 北宋都城汴梁(开封)有一座木质宝塔,叫开宝寺塔。...

历史解密 阅读(180)
北宋官员退休难:范延召70岁高龄仍要赴边疆任职-历史故事

北宋官员退休难:范延召70岁高龄仍要赴边疆任职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原来,宋代致仕制度...

历史解密 阅读(59)
宋徽宗身边“大师们”的神奇预言:北宋之亡音-历史故事

宋徽宗身边“大师们”的神奇预言:北宋之亡音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浑身上下充满艺术细胞、风流倜傥的浪漫人物。明明是艺术家的身,却偏偏有做皇帝的命。对于浑浑噩噩、逆来顺受的大宋子民来说,他的欣然上位祸福难测,人们只能自求多福了。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这一年也是南宋建炎元年,宋徽宗赵...

历史解密 阅读(56)
宿命轮回因果报应?北宋和金国悲惨的最终结局-历史故事

宿命轮回因果报应?北宋和金国悲惨的最终结局

金朝天会年间,金太宗遵奉金太祖“中外一统”的遗训,兵分两路,大举入侵宋境。 彼时,金军悍将如雨,猛将如云,当真是气吞万里如虎,所向无敌,纵横一时,很快攻陷宋都汴梁。 金天会五年(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二十七日,金军左路军统帅完颜宗...

历史解密 阅读(54)
解密:北宋吕蒙正《时运赋》是否是自己撰写的?-历史故事

解密:北宋吕蒙正《时运赋》是否是自己撰写的?

有人说,一部宋史,北宋出名相,南宋多武将。   北宋名相之中,我最欣赏之人,便是吕蒙正。宋史有《吕蒙正传》。不过,宋史的记载是相当简单的,记了几件事,余下便是履历性质了。   吕蒙正(公元946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宋太宗太...

历史解密 阅读(63)
揭秘古代土豪有多富   北宋名臣寇准奢侈燃烛-历史故事

揭秘古代土豪有多富 北宋名臣寇准奢侈燃烛

“土豪”原是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如今有了新的内涵,指代一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前些天一则新闻说,有澳大利亚公司生产专供“土豪”的黄金厕纸,每卷纸价值八百万元。如此视金钱如粪土的举动,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要是往回走几百年...

历史解密 阅读(54)